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運動減少心衰及死亡率 研究:對女性cp值更高

2024/06/13 19:31

研究發現,運動與女性的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比男性更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運動讓我們的心臟更有力,減少晚年心衰竭風險,並降低心血管死亡及總死亡率,且運動對女性的cp值更高!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指出,研究發現,越多的運動,與女性中越少的左心室功能保留心臟衰竭 (HFpEF)相關,且和男性相比,減少死亡率的關聯性更強。

曾家承在臉書粉專「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指出,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JAMA Cardiol對5951名女性(63-99歲)的研究發現,中度至劇烈運動量增加、每天行走步數增加、輕度活動量增加、久坐時間減少,與總體心臟衰竭和稱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的減少有關。有趣的是,以上與左心室功能衰退的心臟衰竭 (HFrEF)無關。

曾家承也分享另一項前瞻性研究,一項對41萬名美國成年人(55%女性;平均44歲)的運動調查發現:運動與女性的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比男性更強。例如,男性每週約300分鐘的步行與總死亡率下降18%相關,而女性每週140分鐘的步行即可達到相同效果。增加到每週約300分鐘的步行,女性的總死亡風險下降24%。心血管相關死亡率也顯示出類似的關聯。且有氧運動和阻抗運動之間沒有區別。

女性運動的效益比男性大,一樣的運動量促進健康的效果更好、cp值更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他說,針對這些前瞻性觀察性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評論:我們或許能夠在婦女就診時鼓勵預防心臟衰竭、心血管相關和總死亡率。設定每天步行大於3000步(估計30分鐘)的目標,並將久坐時間小於10小時,似乎可行,以及可受到智慧手機及手錶(含加速度計)反饋機制的幫助。

曾家承指出,人們常常忽略運動對心臟功能的影響,心臟是身體的引擎,影響我們生活品質甚大。除了肌肉量之外,另一重要指標就是心肺功能。心肺功能不佳,有再多肌肉也會氣喘呼呼的使不上力。一但老年時出現心臟衰竭,目前沒有太多治療方法(只能延緩惡化),因此重點應放在該如何「預防疾病」發生。

他強調,如果我們希望晚年時,有體力與孫同樂、旅遊等,一切取決於年輕時運動累積了多少健康資本。研究看起來,女性運動的效益似乎又比男性大,一樣的運動量促進健康的效果更好、cp值更高,這樣好的人生投資,難道不值得我們現在立刻開始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