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別忽視自律神經 營養師:日常掌握5招放鬆

2024/06/11 13:08

營養師彭逸珊提醒,日常想幫助平衡自律神經,建議可多吃紓壓食物,如補充高抗氧化食物,包含如番茄、芭樂等。(圖取自freepik,健康網合成)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衡問題大增。營養師彭逸珊表示,使自律神經系統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壓力便是其中之一,且多數人都是在出現狀況後,才開始正視自律神經的平衡,因此提醒,日常想維持平衡自律神經,建議可做適度伸展;吃紓壓食物,如番茄、芭樂;避免咖啡因過量;規律作息不熬夜;調適情緒。

什麼是自律神經?彭逸珊在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發文解釋,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是人體無法用意識控制的系統,且無時無刻調節身體內部環境。以下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各自功用:

●交感神經:為戰鬥或逃跑反應,主要應付壓力、緊急狀況,身體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收縮,主要身體位置在胸椎、腰椎。

●副交感神經:為消息和消化反應,主要應付壓力後放鬆、恢復身體能量,身體會出現心跳放慢、促進消化與排泄,主要身體位置在頸椎、骨盆附近的腰椎後半與薦椎。

營養師彭逸珊表示,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是人體無法用意識控制的系統,且無時無刻調節身體內部環境。(圖取自彭逸珊臉書粉專)

彭逸珊提醒,日常想幫助平衡自律神經,建議「適度伸展」可採坐姿扭轉、胸貼地貓式幫助舒緩肌肉;吃「紓壓食物」補充高抗氧化食物(如番茄、芭樂等)、減少油炸、甜食攝取;「避免咖啡因過量」每天攝取300mg以下咖啡因(每天不超過2杯黑咖啡);「規律作息」幫助維持正常晝夜節律;「調適情緒」不事事追求完美、放慢步調,保持穩定情緒。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