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23歲後就笑不出來 作家談「幽默懸崖」

2024/05/01 17:52

有統計發現,成人要笑300次,需要統計2個月。(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回想一下,你最近發自真心地笑,是什麼時候?難道年紀愈大,笑容愈少?外媒提出「幽默懸崖」(humor cliff)一詞,指出人在23歲以後,笑容與笑聲愈來愈難從我們的身上出現,對於小時候或年輕時會發笑的事物再也無感;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工作。

外媒《New York Post》引用領導力教練娜歐蜜(Naomi Bagdonas)和行為心理學者珍妮佛(Jennifer Aaker)合著的書《Humor, Seriously: Why Humor Is a Secret Weapon in Business and Life》(台譯為「幽默:面對人生與工作,你最需要的軟實力」),提到幽默懸崖一詞,說明不少人到了23歲,就失去幽默感。

2013年「蓋洛普」調查發現4歲幼童一天可以笑300次,但在40歲的成人身上,需要統計2個月才能達到「笑300次」。珍妮佛指出,許多人到了23歲後,失去「笑」或是「幽默」的能力,這年紀正是多數人踏入職場的時間點;但在大約80歲後幽默感會回升,這很可能是因為「我們退休了」。

報導指出,「大家進入職場瞬間成為嚴肅的人,失去幽默感,在大量的交件期限、電話會議中失去活力。」另針對700多名員工調查發現,為了追求專業,許多人不敢於職場展示幽默感以及個人特色。另外受調查的員工憂心,笑話沒人笑;但這恰恰相反。娜歐蜜強調,幽默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讓身旁的人感受到真實與人性化,更能促進交易;並且促進與伴侶的關係。

在商務方面,有實驗邀請受試者,向演員飾演的商人購買藝品。研究發現若商人在銷售時加入一點笑話,成交價提高18%;在情感面,有實驗邀請受測者兩人一組,坐在一起觀看5分鐘影片:一組觀看有趣的喜劇節目,另一組則看平淡的自然紀錄片;最後請這兩個人寫紙條送給對方。最後發現,看有趣節目的受測者,願意給對方較多的個人資訊。

最後,若自己身處幽默懸崖,珍妮佛建議透過心情日記記下「何時笑、為什麼笑、如何讓別人笑」。這麼做能訓練大腦識別幽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