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2歲女突「看不見」!脈絡膜腫瘤搞怪 手術保視力

2024/01/24 16:30

中醫大附醫眼底病尖端醫學中心主任陳珊霓陪同陳姓女子(左)說明醫治情形(中醫大附醫提供)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眼睛若突然「看不見」就要趕快就醫!嘉義一位52歲女子,去年7月因察覺右眼忽然看不見一片白茫茫,經眼睛超音波、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脈絡膜腫瘤」,立即進行腹部超音波與腫瘤掃描(Whole Body Gallium Scan),確認腫瘤並無全身轉移;病患於同年11月接受微創玻璃體切除與層狀鞏膜暨脈絡膜腫瘤移除手術,成功保留完整眼球,也保存相當程度的視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底病尖端醫學中心主任陳珊霓表示,病患的病理報告發現為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產生惡性變化而來,是致死率很高的眼睛的原發惡性腫瘤,致死率主要是看腫瘤大小及細胞分類。

陳珊霓表示,絕大多數黑色素瘤發生在皮膚,而眼睛雖較少見,但從內部到最外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罹患惡性黑色素瘤,轉移瘤的機率從一成至五成,視腫瘤大小跟細胞分類不同而不同,是不可輕忽的疾病之一。

陳姓女子的右眼罹患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中醫大附醫提供)(記者蘇金鳳攝)

陳姓女子的右眼罹患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中醫大附醫提供)(記者蘇金鳳攝)

陳珊霓指出,眼內惡性黑色素瘤發生比率極低,歐美國家每年每千萬人僅有約50-60位病人,相較白種人,亞洲人種發生眼內黑色素瘤更為罕見,每千萬人每年發生率低至6位。根據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眼內惡性黑色素瘤大約只有17個病例。

眼睛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即為黑色素瘤,陳珊霓表示,過往早期治療只有眼球摘除,對病人日後生活影響極大;現行也有質子治療,雖療效尚可,但因療程較昂貴,且腫瘤多數只能維持或稍微減少大小,也有可能伴隨新生性血管青光眼與放射線視網膜病變等副作用。

陳珊霓指出,國外雖有近接治療,但台灣目前尚未引進,且有可能造成放射線視網膜病變,不過,手術技術雖然複雜,但若由精細手術切除,可以保留眼球本身與一定程度視力。 

但是,國內目前缺乏此類經驗,中醫大附醫眼底病變尖端醫學中心治療團隊已率先切除兩例,幫助病人保留眼球,並維持相當視力,能幫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和自信心。

女子罹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手術後保存一定視力(中醫大附醫提供)(記者蘇金鳳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