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三男童上課常睡著 就醫竟檢出罹兒童糖尿病

2025/01/06 15:07

醫師提醒,肥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亞洲地區的發生率更高於歐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肥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亞洲地區的發生率更高於歐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就讀小學3年級的小威,外型白白胖胖,最近因老師反應小威常常在上課時睡著,媽媽帶他就醫後,發現不僅有尿糖,還有空腹血糖過高(>200mg/dl)的問題,確診兒童糖尿病,經胰島素治療和規律飲食運動的生活,上課不再精神不振想睡覺。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潘潔慧表示,糖尿病是血糖過高的疾病。一般人的空腹血糖大約在90mg/dl左右,飯後血糖短暫上升,但很少超過140mg/dl。如果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且口服葡萄糖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mg/dl,則為糖尿病。

潘潔慧說,過去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中老年人的疾病,發生於兒童期糖尿病絕大多數為第1型糖尿病,屬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隨著生活型態的變化,飲食越來越精緻而豐盛,運動的時間常被看電視、打線上遊戲取代,肥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亞洲地區的發生率更高於歐美。

潘潔慧醫師提醒,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應妥善控制血糖和體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圖為看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高榮台南分院提供)

潘潔慧醫師提醒,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應妥善控制血糖和體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圖為看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高榮台南分院提供)

潘潔慧提醒,絕大多數的第1型糖尿病兒童想要把血糖控制好,最重要的是注射胰島素、配合營養師的飲食控制、規律的運動及良好的心情等,然而第2型糖尿病的兒童或青少年,體型壯碩肥胖,脖子後側的皮膚特別黑且紋路特別深,像一條帶狀一直延伸到脖子兩側的典型「黑棘皮症」,且常出現在頸部,也會出現在腋下、鼠蹊部,更嚴重的人在肘、膝關節等彎曲側都有。

潘潔慧強調,第2型糖尿病是體質加上環境因素造成的慢性疾病,如果好好治療,仍然可以長壽又健康。治療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基本原則是飲食、運動和藥物同步進行,積極減重對控制第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但需要家人和同儕一起幫助、鼓勵。根據國外發表的一個報告指出,青少年發病的第2型糖尿病人比第1型糖尿病人,30年後發生腎病變的比例更高,分析原因就是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症狀溫和,即使血糖很高,仍不容易發生酮酸症,導致青少年患者容易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就失去耐性,不再定期追蹤,反而因此讓血糖失去控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