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保給付肌萎症藥物 25歲上肢退化青年能拿筷吃飯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25歲的周先生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從2歲發病走路不穩到高中坐輪椅,努力復健,上肢肌肉仍逐漸退化,今年在健保擴大給付藥物後接受背針治療5個月,體力、肌力大幅改善,終於可以好好拿筆寫字或舉筷吃飯,他希望持續進步能生活自理、當個上班族,今天他出面分享經驗,期盼健保能放寬條件給付,嘉惠更多人。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兒童神經科醫師周宜卿表示,肌萎症發生機率約一萬分之1到4萬分之1,屬於罕見疾病,因基因突變,脊髓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退化,會有肌肉張力低下、四肢與軀幹肌肉萎縮的情況,且隨著疾病進程,患者容易出現脊椎側彎、臥床難以行動,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早年肌萎症無藥可醫,病患常因小病惡化成危及生命的大病,近年背針、口服與基因治療等肌萎症治療藥物陸續問世,修復突變的基因,補充缺乏的蛋白質,減少運動神經元傷害,能避免惡化,進一步變改善肌力,但藥物所費不貲,基因治療藥物就高達4900萬的納入健保給付,而背針每針200萬,首年治療須要6劑,所幸健保開放有條件給付。
周宜卿說,全台約有400名肌萎症病友,在健保逐漸擴大補助肌萎藥物,以針對肌萎症第3型患者,現在健保給付在3歲以前發病者,希望能擴大到18歲前的發病者。
周先生2歲走路就常跌倒,後來肌力和運動功能出現流失、退化,10歲時確診,國中時已無法使用蹲式坐馬桶、高中開始坐輪椅,雖然努力復健,上肢肌肉仍逐漸退化,今年看到健保擴大給付肌萎症治療藥物準備申請,不料因肌力不佳和骨質疏鬆而跌倒骨折,治療休養1個月後立刻諮詢醫師,配合申請流程,順利獲准使用背針治療。
周先生用藥治療5個月,明顯感到肌力重回身體,以前坐半天就腰痠背痛,現在久坐一整天也不累;過去拿筆寫字或舉筷吃飯,5分鐘就手抖不穩,現在能拿筷20分鐘,獨自吃完一頓飯,逐漸找回生活自理能力,現在開多媒體工作室的他,現在能勇敢做夢,希望未來能獨立生活、出國旅遊、當上班族。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