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擺脫拖延「魔掌」! 心理師列3歸因:時間感知弱可制定計畫

2023/10/26 11:01

余佳容建議,若對時間感知能力較為薄弱時,可制定明確時間表,確保在截止日期前,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些人總會習慣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而這也是拖延症典型習慣;對此,台北市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解釋,不同人歸因不同,可能受到情緒、時間感知能力弱,或是自信心不足影響。其中若為時間分配問題,可制定計畫表、將工作拆解為小目標,或是嘗試提早作業,以改善拖延。

余佳容在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發文分享,拖延症容易使人陷入因拖延引起焦慮、自責的惡性循環,因此若發現自己有拖延症時,應分析自我原因。

●情緒影響:焦慮、無聊,或害怕失敗等負面情緒,將可能會使人逃避工作。

●時間感知:其為拖延的一個關鍵因素,通常會認為離任務的截止日期還有點時間時,感覺有足夠的時間,而出現拖延的行為。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完成任務的信心水平,因此當低自我效能感時,可能使人感到無法成功完成一項任務,進而導致不想面對、設法拖延的現象。

不同拖延症原因 嘗試不同方式改善

了解拖延行為背後原因後,余佳容建議,針對不同的拖延症原因,嘗試不同的方式改善拖延傾向,擺脫惡性循環。

●情感因素

1.情感調節:若是出現情緒影響時,可學習正面處理情感,如透過冥想或深呼吸,平靜焦慮情緒。

2.自我談話:透過積極、理性的語言與自己對話、替換負面的思維,像是將「做這個很無聊」轉為「趕快做完就可以看劇了」等想法,改變拖延症習慣。

3.獎勵系統:適時設定獎勵系統,當完成一項任務時,給自己小獎勵,以提供正向刺激,解決無聊感。

●時間感知

1.時間管理:使用時間管理工具,制定明確計畫和時間表,確保在截止日期前,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

2.目標設定:將工作量拆解成小目標,確保目標具體且可測量,設定每個目標截止日期。

3.提前開始:嘗試在收到工作的第一天,開始一點點進行。

●自我效能感

1.拆解工作:將大型或複雜的任務分解成小步驟,每完成一個小步驟,可以幫助提升自我效能感。

2.自我肯定:培養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並透過回顧過往成功經驗,強化自我效能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