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風也有「標準身材」!台灣人常識不足 醫幫大補血

2022/07/29 07:21

衛福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表示,「很多時候中風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全家的問題。」(情境照)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腦中風是台灣成年人失能第1名!」立委余天小中風住院喚起民眾對於中風議題的關注。實際上,台灣每年約有5萬人發生腦中風。衛福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表示,腦中風死亡率雖然在下降,但發生率「沒有特別往下」,1年5萬人是「有症狀」,但許多屬無症狀的「黑數」。他直言,台灣人中風識能不足,若能提升,可於急性期時找到最正確的治療方式,把握黃金救援3小時,以免拖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小中風大麻煩 水管、血管說比喻

「小中風其實是給你1個警訊,就是血管要塞不塞。」陳龍說明,大家講的小中風是指暫時性腦缺血,麻一下、軟一下、暈一下,就有可能是,只是自己不曉得而已,症狀通常24小時內可恢復,但很多很多的小中風,到最後可能演變成大中風。

陳龍指出,中風類型分為梗塞型與出血型,各自佔比8成及2成,三高代謝症候群(肥胖加不運動)是危險因子、中廣身材為「中風標準身材」,但不代表瘦子就不會有事。中風是血管問題,他以日常生活中的水管比喻,「血管其實等同於我們的水管」,用久了就會硬、沒彈性,當年紀大、血管硬化,「這是不可逆的」,即便是瘦子,血管仍會出問題。而年輕人也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三高代謝症候群是危險因子,中廣身材為「中風標準身材」。示意圖。(法新社)

台灣人中風識能不好 提升可及時救命

「中風不挑時間。」不只冬天常見,夏天也會有。當出現如肢體無力等中風徵兆時,民眾可能會先替自己找理由,「感冒啦、太累、血壓高了」,認為休息一下再觀察,結果不僅沒有轉好反而變差,「自己被自己延誤」。陳龍指出,有些人中風時不會馬上就醫,或許是因為中風被貼上不好的標籤,「腦中風發生沒救」、「腦中風等於失能」,一拖再拖,最後送到醫院時,「其實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陳龍說,幾年前從問卷調查中發現,受試者中僅一半知道中風是腦部發生狀況、受損器官是腦部,覺得是心臟的還是很多,呼籲民眾提升中風識能,「你才可以在急性期的時候,找到最正確的治療方式」。

不過,他也強調,中風雖是腦部循環出現異常,造成腦細胞死亡,但確實也跟心臟有關係,當心律不整時,尤其是心房顫動,心臟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引發腦中風,因此就醫時腦部、心臟問題都會檢查。

至於中風是否會一定會癱瘓,陳龍澄清,「沒有,真的沒有,沒有」,有些小中風的病人會恢復到很好,完全看不出來,所以沒有一定。中風康復時間長度則要看患者的中風狀況,只是「中風大概只有1/3可以完全恢復到原本的工作」。不過,因為腦細胞受損過,後續可能會出現併發症,除了行動不便,也有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微笑舉手說你好 把握黃金救援3小時

中風發生當下,「微笑舉手說你好」是最簡單的辨別方式,而所謂黃金3小時,陳龍解釋,是指「3小時內要把靜脈溶栓的藥打到身體內」,過程包括抵達急診、醫師檢查完後,安排、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並抽血,評估中風分數、嚴重程度等,「希望到院1個小時內」盡量完成藥物注射,而非3小時到醫院就可打藥。

超過時限的話,若是大血管,比如說發病8小時的前腦循環或發病24小時內的後腦循環,可透過動脈取栓,適用與否仍要視當下狀況而定。重點是越早到醫院越好,醫生才有辦法幫患者做出最佳選擇。

預防勝於治療 遵守333守則

「其實預防很簡單,然而知易行難。」陳龍建議,可採行國健署的333守則,意即控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定期回診追蹤;記3不,不吃多鹽多油食物、不吸菸、不過度飲酒;保3要,保持定期測量血壓、適度規律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及善加利用4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他提醒,40歲以上若家族有三高、中風、心血管病史,若經濟許可,「還是早點做個腦部健檢」並好好控制,對自己、對家人都好,「因為很多時候中風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全家的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