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B肝帶原者檢查做半套 就醫竟確診肝癌第2期

2022/07/05 15:49

陳家禹主任提醒,肝癌初期大多沒有症狀,等到出現疲倦、腹部疼痛,都已經到了肝癌末期,提醒B肝患者除抽血檢查,每半年也要定期做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50歲林先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平時有固定在診所抽血檢查追蹤,多年來數據都正常,直到日前因血液中肝癌的腫瘤標記指數異常,轉介至醫院進一步安排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赫然在肝臟發現3公分大腫瘤,且已是第2期肝癌,醫師提醒B型肝炎患者,也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亞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禹主任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必須透過各項檢查才能得知健康狀況,尤其慢性B、C型肝炎患者更是肝癌的高危險群,除了定期抽血檢查肝發炎指數、腫瘤標記,更要定期透過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追蹤,才能找出微小病灶。

陳家禹表示,這名患者從小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平常一段時間就會到診所抽血檢查,多年來數據都正常,因此並沒有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直到最近驗出甲型胎兒蛋白數值升高,診所醫師才轉介安排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沒想到檢查發現,肝臟已經有1顆3公分的腫瘤,確診為第2期肝癌,經安排患者接受電燒治療消除腫瘤,目前已恢復健康。

陳家禹指出,B型肝炎患者抽血時會檢查血液中GOT及GPT的濃度,是肝發炎指數的評估指標,以及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作為肝癌的腫瘤標記,但指數正常並不代表肝臟沒有問題,仍須搭配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才能更加精準。

陳家禹解釋,僅靠抽血檢查可能會忽略2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有少部分病人甲型胎兒蛋白數值不會升高,但肝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快,每3個月就會長大1倍,等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肝癌晚期,因此腹部超音波檢查相當重要,可揪出微小肝臟腫瘤,早期發現治療,提高治癒機率。

陳家禹提醒,肝癌初期大多沒有症狀,患者若是出現疲倦、體重減輕、黃疸、腹部疼痛等症狀時,都已經到了肝癌末期,因此B型肝炎患者就算平常抽血指數正常,每半年也必須要定期做腹部肝臟超音波檢查,才不會釀成後患。

台中1名林姓男子抽血檢查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肝臟已經有3公分大的腫瘤(紅圈處)。(記者陳建志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