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工會批醫護染疫補償黑箱作業 陳時中:審核都有一致性參考準則

2022/03/22 15:46

在北市聯醫工作、染疫康復的梁先生現身說法。(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去年將醫護人員染疫補償金額上限從35萬元提高至100萬元,但近期染疫者收到補償,不論是一人中鏢或全家感染,補償都不到10萬元,遭酸比防疫保單理賠金還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等團體今日到疾管署陳情,呼籲公布審議成員與審核標準,不應該黑箱作業。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想增加審議成員負擔不考慮公布,至於審核都有一致性參考準則。

任職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急診的梁先生,必須進入高風險區協助病人更換尿布、汙衣、床單,以及替換氧氣鋼瓶等,結果去年7月確診,住院治療兩週,解隔出院復工後,大家仍感恐懼,他自己就戴兩層口罩、躲起來吃飯,甚至搬出家中,新增租屋花費。

梁先生今日出席記者會強調,不是自己願意感染,但上個月收到衛福部的補償金公文,共計6.8萬元,僅提到確認是因公染疫,但未提及依照什麼標準發放這筆錢,實在很錯愕,有一種草草了事的感覺,難道是在發過年紅包嗎?

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理事長郭蕢瑩指出,有一名曾經感染SARS的護理師,從當年染疫至今,仍在進行高壓氧治療,顯示病毒影響不是陰性就沒事了;另有一人則是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後,包含公婆、老公、小孩全部都感染,收到補償金也不到10萬元,實在不曉得衛福部以怎樣的方式發放!

北市聯醫企業工會常務理事傅奕寧提到,不少染疫康復醫療人員至今仍會喘、胸悶,甚至出現腦霧現象,強調COVID-19後遺症不明朗,短中長期傷害都應納入評估,但這些人獲得補償金都低於10萬元,認為感受不到政府挺醫護的誠意。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理事黃盛祥提到,一個人與一家人染疫的補償金額都差不多,如何讓醫護信服「衛福部真的在照顧我們?」呼籲除了審議過程透明化外,也應該定期追蹤個案後續,提供需要的協助。

工會提出兩大訴求,包含一、拒絕毫無明確性的發放方式,衛福部應公布補償金額審核標準及審議小組成員;二、針對每個申請補償個案,應說明補償金額「具體核定的依據為何」。

陳時中指出,為了審核的一致性,都有參考準則,但對於公布相關審查委員,考量已經請他們來幫這個忙,不想再增加其負擔,至於補償金額的項目等資訊,可以彙整一下再公布。

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等團體到疾管署陳情。(記者林惠琴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