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40多歲女乳房有腫塊輕忽 潰瘍滲膿血就醫已癌末

2022/03/01 15:18

奇美醫院中醫師陳豪君指乳癌若早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高,摸有乳房硬塊就該快就醫檢查,不宜拖延。(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40多歲A女於2年前摸到左乳房有腫塊,不以為意、未就醫檢查,2021年初發垷腫塊變大變硬,左腋下也出現硬結節,雖覺得不妙,卻怕開刀與後遺症,仍未就醫。半年前,她乳房硬塊皮膚出現潰瘍滲出膿血,會疼痛、體力虛易頭暈,1個月體重掉1公斤,她才就醫,此時腫塊潰瘍範圍已大到10公分,檢查是左乳管癌第4期且轉移淋巴與肺部,已無法開刀處理。

醫院西醫只能先為患者做化療、消腫塊,經兩次化療,因腫瘤潰瘍、疼痛及膿血滲出仍然持續,加上化療副作用腹水瀉頻急,到奇美醫院中醫師陳豪君門診尋求輔助治療,經過針灸與中藥調理、配合化療,在第5次化療後潰瘍部位已收口縮小至6.5公分,膿血滲出情況也幾近於無,目前持續以中、西醫共同治療。

陳豪君坦言,這名未婚女患者因工作不順、長期憂鬱,又常熬夜吃油炸食物,有乳癌風險因子,加上她延誤治療,其在兩年前摸到乳房硬塊時就該就醫檢查,可追蹤治療,如今只能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設法延續生命。屬於末期的4期乳癌,5年存活率約僅2成多,若早發現治療,0期、1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0多%,到第3期也有7成。

據我國衛福部統計,2020年乳癌排名在女性族群發生率為第1位、癌症死因死亡率第3位。乳癌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增長、母親或姊妹乳癌家族史、暴露在雌激素的時間增加(初經在12歲之前、停經在55歲之後、未曾懷孕過或第1次懷孕太晚)及之前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的女性。

陳豪君表示,初期乳癌不一定有症狀,常是摸到乳房腫塊才發現,大部分乳房腫塊是良性,但若腫塊伴隨乳頭分泌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乳頭不正常凹陷或長期濕疹潰瘍、乳房皮膚出現橘皮質地或紅腫潰爛、腋下淋巴結有硬塊結節、兩側乳房大小或形狀對稱度改變,這時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陳豪君說,罹患乳癌者最重要是保持樂觀正向心情,飲食以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為主,可參考地中海飲食概念(多蔬果、吃好油);勿自行任意進補,燥熱或寒涼生冷食物更不宜,不吃具類雌激素與荷爾蒙成分的保健食品,腸胃弱者也不宜攝取難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整體來說,補充營養、增強體力,保持規律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能提高乳癌患者治療的存活率及增加抗癌期間的生活品質。

奇美醫院中醫師陳豪君指乳癌若早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高,摸有乳房硬塊就該快就醫檢查,不宜拖延。(記者王俊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