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腸腫瘤腸阻塞 「支架放置術」免人工肛門之苦

2021/11/23 09:38

左圖為腫瘤(箭頭處)阻塞腸道。右圖為放置大腸支架,撐開阻塞處,使腸道恢復通暢。(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到台北慈濟醫院診療,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經檢查診斷郭先生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兩週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陳建華說,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等,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

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醫師除判別症狀,還須仰賴影像學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陳建華主任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的腸腔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郭先生係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

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醫師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兩週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二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造成患者身心衝擊。

陳建華指出,新式「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達到疏通堵塞的效果,術後當日就會開始排氣、排便,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