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曾為父捐肝父親卻難敵武肺 確診兒痛哭醫護鼓勵治療順利出院

2021/06/17 15:04

醫護人員的加油打氣,讓吳先生重新振作,順利出院。(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當前,醫護人員不僅首在第一線,更看盡人生百態。新北市慈濟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陳怡靜分享,一位吳姓男病患得知,確診父親不幸過世且遺體要在24小時火化,無法看見最後一面,吳男哭著說當初捐肝救父卻難敵這關,看見病患垂頭喪氣,她鼓勵要趕快振作去探視家人,振作起精神的吳男積極配合治療,幾天前順利出院能回家探望妻子和小孩。

陳怡靜回憶起,吳先生的哭聲是隔著厚重的門都能聽見,不時伴著急喘的啜泣聲令人心疼,詢問後才知道,他與妻小、弟弟及老父親同住,有一天老父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起初眾人以為是感冒,直到兩兄弟也出現症狀後才去篩檢,吳先生與父親先後被送往不同醫院,輕症的弟弟則至檢疫旅館隔離。

「我爸爸辛苦了一輩子...」吳先生難過說,自己年幼喪母,是父親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將3個孩子撫養長大,兄弟們長大後有能力讓父親享福時,父親被診斷罹患肝病急需換肝,因此他二話不說決定捐肝,但是沒有想到卻不敵這次疫情。

護理人員也寫下小卡片,藉以鼓勵吳先生積極治療。(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陳怡靜也說,吳先生的4歲小兒子在視訊時,不斷問說爺爺去哪裡?爸爸哪時候回來?這讓吳先生不知從何說起也更加難過,看見這樣悶悶不樂,她鼓勵說,「可以難過,但請你堅強地活下去,你的孩子已經失去爺爺了,不能再沒有你這個父親。」

這句話讓吳先生收拾好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如今也順利出院能回家探視親人。

另一個故事是慈濟醫院專責病房護理長陳美慧分享,她說,有一位罹患失智和躁鬱症的阿嬤住在隔離病房內,但是阿嬤經常用湯尺輕輕鬆鬆地撬開大門逃跑,醫護人員才向家屬詢問,原來是要有人陪伴。

醫護替阿嬤準備了一個兔寶寶玩偶,沒想到這位阿嬤竟帶著玩偶再度成功撬開大門出走,醫護人員想方設法,這次決定用醫用的塑膠手套充氣並繪製五官,再裝上塑膠組成的人形,套上隔離衣,這次阿嬤相當開心,且喜歡這個人偶,順利地配合治療也願意在病床上好好休養。

患有失智、躁鬱症的阿嬤喜歡有人陪伴,因此醫護人員製作一個充氣人偶放在病床旁。(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