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早產兒先天性橫膈膜疝氣 台大團隊成功搶救

2021/03/10 14:18

術前X光影像發現,胎兒腹腔內的胃腸結構幾乎佔滿了左側胸腔(圖左紅框處);經橫膈膜修補及腸扭轉回復手術(右圖),影像檢查顯示胃腸結構已復位(紅框處)。(記者蔡彰盛翻攝)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日前為一名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早產兒手術治療,因為產前高層次超音波發現胎兒左側的胃腸結構幾乎都進入到胸腔中,讓左側的肺部發育受到限制,立刻啟動跨專科合作,又因非預期性早期破水合併早產,讓醫療處置變得更加複雜,所幸在小兒外科與新生兒科團隊合作下,胎兒出生後能穩定生命徵象,並在當天就接受橫膈膜修補及腸扭轉回復手術。術後雖然早產合併肺部發育不全加上餵食吞嚥困難,但在口腔吞嚥與物理治療及營養團隊的合作下,逐漸移除餵食管與呼吸套管,最後在無任何管路的情況下,順利回家過新年。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周安國說,周產期照護指的是提供產婦與新生兒健康的連續性完整照護,從產前到生產過程中的妥善醫療,並在新生兒出生後,提供良好並合宜的醫療照護。國際上把周產期照護、產婦及新生兒醫療作為認定該國家是否具備高品質醫療水準的重要指標。

台灣近幾年來新生兒出生數逐年下降,推估去年一整年只有16萬4千人左右,可能是史上新生兒人數最少的一年。在這樣低出生率的環境下,提升周產期照護、整合多專科團隊醫療,讓出生的新生兒都能得到最合適的照護,是急迫且重要的政策。

每2500至3千名的活產新生兒當中,就有一名可能會發生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生這類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有關,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本需要靠橫膈膜來隔開胸腔與腹腔的器官,卻因為橫膈膜發育不全,造成腹部的腸胃器官擠入胸腔內,連帶地壓迫到肺部造成肺部發育不全。

因為肺部的發育受到阻礙,引發出生後新生兒肺動脈高壓合併呼吸衰竭,其他器官也可能有發育異常的情況。目前在外科手術及新生兒加護照顧的進步,使用高頻呼吸器、一氧化氮吸入療法及葉克膜的輔助之下,雖然可以大幅減少這類病人的死亡率,然而後續包括長期呼吸治療、營養問題、發展追蹤、胸腔骨骼部分,都依舊需要長時間的追蹤及照護。

台灣雖然醫療普及又有全民健保的高覆蓋率,但周產期新生兒死亡率,仍高於日韓等鄰近國家,探究發生原因,主要肇因為先天性畸形與早產相關併發症。每個新生兒都是寶,一個也不能少!在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年代,讓產婦與寶寶都能得到更完整的周產期照顧,極為重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