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胸痛、頭暈竟是陣發性心房顫動 冷凍消融術降低併發症

2020/11/05 10:39

冷凍氣球(紅圈)以治療左上肺靜脈。(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58歲的顏先生多年前曾做過心臟手術,並持續追蹤、定期回診,近期卻發生胸痛、頭暈,即使醫師將藥物劑量提高也沒有明顯改善,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檢查,發現他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經過評估以新型導管技術進行「冷凍消融術」,顏先生隔天出院且復原良好。

張耀庭說明,正常的心臟由右心房的竇房結控制電氣活動及心臟跳動,而心房顫動的患者,因心房多處不正常放電,引發快速不規則收縮,導致造成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若是血流凝滯鬱積形成血栓,患者引發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

其中,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臟節律異常,約占人口比例1%,且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愈高,65歲以上的病人的發生率更增加一倍以上,而高血壓、糖尿病、其他心臟功能疾病等病人,都是心房顫動高風險群,一旦發病就會有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

張耀庭指出,治療心房顫動可分成藥物治療及侵入性治療兩種,侵入性治療包含過去主流的熱射頻電燒手術,但此技術只能分次單點治療、過程需耗時數個小時,新型的「冷凍消融術」是以導管用微創的方式由鼠蹊部伸達心臟,經探測確認異常放電點後,將氣球充入低溫氣體,以整圈環形的方式進行冷凍治療,成功率可達70%到80%以上,縮短手術時程也降低嚴重併發症。

然而,他也提醒,冷凍消融術並未適用於所有心律不整,連續發作7天以上的持續性或永久性心房顫動,可能與慢性心臟病或結構異常有關,而非單純放電異常,需與醫師討論適切治療方式。

張耀庭也說,許多心臟疾病患者缺乏警覺,忽略身體警訊,確診時往往已演變成心衰竭甚至中風,若以藥物治療3個月以上未見成效者,也建議與醫療團隊討論進一步治療的可行性。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提醒,許多心臟疾病患者缺乏警覺,忽略身體警訊,確診時往往已演變成心衰竭、中風。(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