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身邊有人想自殺? 做好這5點 你也能當守門員

2016/03/17 19:00

醫生指出,透過幾項簡單的方式,能有效幫助企圖自殺的病患走出難關。(資料照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研究,躁鬱患者一生中的自殺風險約為17%到19%,是一般大眾的15~20倍,有4分之1到2分之1的病患至少有過1次的自殺企圖。在面對患者說出「我不想活了」、「我好想死」這些話時,精神科醫師指出,親人可以透過5件事情成為自殺防治的重要守門員。

適當的陪伴、安靜的聆聽都幫助病患敞開心房。(資料照片)

根據《風傳媒》報導,精神科醫師夏一新表示,第一件事情是「別害怕與他們討論」,若感覺到對方狀態不穩定時,要與他們討論怎麼了,即便對方透露出想自殺的想法,也別過於擔心,冷靜的傾聽,必要時帶他們至醫院就醫。

第二件事為「耐心安靜傾聽」,要學習當一個安靜的聽眾,專心聆聽患者內心的想法和問題,很多想自殺的人其實只是想找個安全之處,可以說出心中的恐懼和焦慮。這件事情有別以往的是,要練習不要急著下評論、給意見,要能體會患者背後的心情。

第三,「尊重與保密」,在與患者互動時,要表現出你的關心,同時還有尊重,對話過程中不要試圖引導、指導、建議他們;同時承諾會為他們嚴守秘密,僅在危急時才會通報醫療單位,如此可以讓他們感到人際間的溫暖,也會為你打開心房。

第四,「別讓想自殺者獨處」,絕大部分的企圖自殺者,都是一個人獨處的狀況下自殺,因此,在知道患者有企圖自殺的想法後,應該避免讓他獨處。

第五,「尋求專業機構輔導」,當在瞭解患者有企圖自殺的想法後,家屬與患者應該主動尋求可靠的醫療單位,透過專業的協助,陪伴他們走過這次難關。就診過程中,也不用刻意忌諱,認為自殺是一件羞愧、不名譽的事情,試著和醫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念頭。

夏醫師指出,陪伴在患者身邊的親友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除了接納躁鬱、陪同患者參與治療外,需格外留意患者服藥狀況與症狀變化,同時,應避免讓患者面對挫折、對他吹毛求疵、要求過高,應該讓病患居住在沒有壓力或喜歡的環境當中,這些都能有效幫助患者走出難關。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