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06 05:30

    64歲奶奶講話大嗓門 聽損徵兆

    64歲洪奶奶近來和家人講話時,音量常常大到像在吵架,鄰居有時也會抱怨跟她打招呼都不回應,聽力檢查發現為中重度聽力損失,配戴助聽器之後,溝通狀況獲得改善。醫師提醒,長期聽力損失恐增加失智機率,及早配戴助聽器能有效降低風險。及早配戴助聽器 降低失智風險

  • 2024-03-06 05:30

    鞭炮聲震破耳膜 把握2週黃金期救聽力

    各行各業新春拜拜,莫不燃放鞭炮凝聚財氣,希望新的一年業績長紅。但阿傑(化名)於上班途中,經過放鞭炮迎五路財神的店家時,距離太近,當下感到耳鳴、耳朵疼痛、聽力模糊,嚇得趕緊赴醫檢查,發現耳膜破裂,出現噪音性聽力損失,讓阿傑相當擔心是否永遠會聽不見?好在症狀不算太嚴重,阿傑遵從醫囑服藥休息後,再次回診檢

  • 2024-01-24 12:00

    健康網》皮蛇攻「耳」別輕忽! 急診醫:嚴重恐臉中風、聽損

    葉立斌/核稿編輯帶狀疱疹不僅會在皮膚上出現水泡,如果長在耳朵千萬別輕忽!急診醫師表示,耳朵的疱疹病毒感染比例雖然較低,但也不少見。症狀上常見耳朵會癢、紅腫、刺痛感,接著會冒出典型的小水泡。在此部位的帶狀疱疹,有機會侵犯到顏面神經及耳蝸神經,併發單側面癱(臉中風),以及暈眩、耳鳴,甚至聽力受損。

  • 2024-01-20 05:30

    聽損寶寶積極早療 開啟有「聲」人生

    小宇(化名)目前3歲9個月,出生時未通過新生兒聽篩,複檢確診為雙耳極重度聽損後,於兩個月大開始配戴輔具,並在3個月大開始進行聽能復健。在進行復健過程中,小宇雖然配戴助聽器,但對聲音的察覺反應「時有時無」,故無法發展出後面階段的聽知覺能力。因此,在小宇1歲2個月大時,開刀植入人工電子耳,術後小宇開始察

  • 2024-01-07 05:30

    助聽器像耳機?聽損拒戴反加速聽力退化

    許多長輩聽聞「長期戴助聽器會和戴耳機一樣,使聽力越來越差」,對於助聽器選配躑躅不前,或是選配後不敢配戴太長的時間。其實助聽器的原理和音樂耳機不同,若聽力退化不及時使用助聽器,恐因聽覺神經缺乏刺激,導致腦部神經退化,不只加速聽力退化情形,更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2023-12-17 14:10

    免費聽力檢測、200組助聽器 送愛到中和

    新北市議員張嘉玲與北聖宮合作,邀集元健天籟列車、元健大和直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為中和市民提供免費聽力健診,元健也捐贈200組單價1.2萬元的藍芽助聽器,總計市值240萬元,盼幫助聽力受損者提升生活品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指出,截至2050年,全球將有25億人口有聽力損傷問

  • 2023-11-30 19:10

    健康網》感冒後耳鳴? 醫:自體免疫反應引發耳蝸病變

    在耳鳴門診中,不少患者可以確認疾病(指耳鳴)起自某次感冒,正罹患慢性中耳炎或鼻竇炎,再有一些患者,雖非起自感冒,後來卻發現正罹患泌尿道感染、肺炎或甲狀腺炎。聽力檢查顯示程度及狀況不一的障礙,大多為耳蝸病變,其實都是自體免疫反應所致。解析致病機轉 3病變致耳鳴

  • 2023-11-15 05:30

    傷痛是職災? 3面向評估找職醫科就診

    大多數人都是什麼症狀看什麼科,但其實工作造成的病痛,可以看「職業醫學門診」。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是最貼近勞工的醫師,其專業是職業傷病診療與職業安全及衛生。包含協助職業病因果關係判定,針對疑似發生職災之勞工評估是否具工作關聯性,並提供改善建議及復工評估。

  • 2023-09-14 19:24

    健康網》聽損不只聲音變小 食藥署以視覺模擬聽力損失

    眼鏡與助聽器是協助五感中的視力、聽力的工具,但為什麼助聽器卻不像眼鏡,一戴就好?食藥署說明,許多人對聽力損失的想像,可能只是聽到的聲音「變小了」,但事實上,聽損沒有那麼簡單,以視覺來說明的話,音量半小大概等同字變小;難以分辨頻率大概等同字變模糊;對時間序列的解析力下降則像是字出現殘影且不齊全。

  • 2023-09-14 05:30

    健保給付裝雙側電子耳 助女嬰找回聲音

    10個月大女嬰言言,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她的雙耳為極重度聽損,必須大於90分貝(相當於飛機起降聲響)才能聽到,即使戴助聽器也效果不佳,健保署在今年7月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耳蝸(電子耳)的第2耳給付,她在當月手術植入後終於擁有正常聽力,成為全國首位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的成功個案。

  • 2023-09-13 20:17

    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首例 女嬰獲新「聲」

    10個月大女嬰言言,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雙耳為極重度聽損,必須大於90分貝(飛機起降聲響)才能聽到,即使戴助聽器也效果不佳,健保署在今年7月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耳蝸(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她在當月手術植入後終於擁有正常聽力,成為全國首位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的成功個案。

  • 2023-08-31 05:30

    耳膜穿孔流湯 變「臭耳聾」損聽力

    耳朵覺得不適應儘速就醫,高雄阮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宏儒近期看診,遇到2名中年男子單側耳長期流出黏液、散發惡臭,不但聽力下降20-30分貝,還伴隨耳鳴及疼痛感,分別是年少時掏耳及使用釘槍受傷導致,更因長年發炎造成耳膜穿孔形成「臭耳聾」。林宏儒指出,45歲張姓公務員自國中起有掏耳習慣,有次感到一陣劇痛

  • 2023-08-16 20:05

    健康網》重聽者失智風險高 老年人防聽損應注意3件事

    別以為長輩聽不清楚是小事,研究證實,中度重聽者的失智風險是聽力正常者的3倍,重度重聽者的失智風險則高達5倍,醫師指出,「避免長期待在噪音環境下」、「控制三高等慢性病」,以及「養成不菸不酒等健康生活型態」等3件事,有助於防止聽力受損 ,避免失智。

  • 2023-08-09 16:51

    愛女患嚴重聽損 中壢暖警爸為聽障者爭取電子耳權益

    桃園市中壢警分局警備隊警員郭子鳴,因女兒出生後被診斷為雙耳嚴重聽損,他除安排孩子接受電子耳植入手術,與台灣手語翻譯協會合作,全家一起參加手語學習團體,期盼增加與女兒溝通的方式,為了預防女兒學習及人際關係遭受阻礙,同時參與教育及公眾事務團體,促成教育部和衛生福利部出版手語教材。

  • 2023-07-28 15:14

    健康網》40歲男潛水後持續耳鳴 一查「內耳氣壓性傷害」致聽損!

    40歲男子潛水上岸後,左耳持續性耳鳴合併耳悶。到診所檢查,懷疑耳膜有血塊,後續耳悶消失,但耳鳴卻持續存在,嚴重影響生活,故而轉至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內耳氣壓性傷害」致聽力受損,經藥物治療及追蹤,耳鳴及聽力改善,但左側神經性聽損尚未完全恢復,仍需後續追蹤檢查。對此,醫師張弘呼籲,

  • 2023-06-15 13:51

    提升精準醫療 新竹臺大分院與清大發表合作研究成果

    新竹臺大分院跟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探討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發展,以提升治療上的精準度。今天正式在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由該院黃國晉副院長率內科部、外科部、耳鼻喉部、眼科部、醫學研究部等主治醫師,與清大共同發表計畫成果。新竹臺大分院表示,他們今天一口氣呈現了「以分子動力模擬及基因轉殖鼠實驗建立GJB

  • 2023-06-06 05:30

    未成年人工電子耳 7月起雙耳健保都給付

    為照顧聽力損失兒童,衛福部健保署將放寬未滿18歲人工電子耳給付範圍,從現行支付單側擴大為雙側,包含植入體及聲音處理器,每組給付價格約57萬元至58萬元,一年預估168人受惠,每年健保新增支出近億元,新制預計7月1日上路。一年預估168人受惠

  • 2023-03-29 12:40

    耳硬化症開刀包紮像梵谷? 改用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有耳硬化症想開刀,又擔心術後繃帶包紮,搞得像割耳大畫家梵谷?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耳鼻喉部利用內視鏡替人體最小的骨頭~鐙骨做手術,把發生病變的截除後置入活塞式的人工聽小骨替代鐙骨傳導聲音。不僅傷口小、有利術後復原,更不需要用繃帶包紮頭部,相對簡便。1名受此病困擾2年的張先生就這樣處理了他的左耳

  • 2023-03-12 15:32

    愛唱歌老奶奶不唱了且行動變遲緩 原來雙耳中重度聽損

    78歲林奶奶原本很喜歡唱歌,但是近年來不明原因的漸漸不愛與好友歡唱,行動變得遲緩,也容易忘東忘西,家人十分擔心,帶林奶奶至台中榮總耳鼻喉科醫師王勁傑「聽力損失特別門診」就診,發現已經有中重度的雙耳聽力損失,在成功選配指定機種助聽器,林奶奶症狀改善。

  • 2023-02-21 12:32

    客服小姐突發性耳聾 中西醫合療助改善

    35歲、從事客服工作的陳小姐半年前發現與客戶電話聯繫時常聽不清楚電話內容,合併耳鳴頭暈等症狀,就醫檢查罹患「突發性耳聾」,聽力下降3成,也找不出病因,除服用耳鼻喉科藥物,也到中醫門診接受針灸治療,改善內耳的血液循環與炎性反應,聽力逐漸恢復、耳鳴也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