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6 18:29
投書「刺胳針」批台灣醫療瀕崩潰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錯誤百出!
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26日)刊出一篇關於台灣健保體系的投書,直指台灣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引發醫界高度關注。不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受訪時直言,該篇投書「錯誤百出」,台灣健保確實存在問題,但並沒有那麼不堪。國內醫師李景行、許漱白投書的內容指出,台灣醫療體系因人力短缺、急診壅
-
2023-11-07 16:14
新冠死亡率是流感5至10倍 醫:打好疫苗也可降84%長新冠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數下降,但仍處於流行期,且尚未達到高峰,醫師提醒,COVID-19死亡率是流感的5至10倍,疫苗要打好打滿,還要打最新款,可降低感染、重症及長新冠風險。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本土COVID-19上週新增221例(併發症),較前一週247例下降;
-
2023-09-03 11:18
健康網》BA.2.86變異多! 醫揭最糟情況:感染過、疫苗都防不了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異株BA.2.86(Pirola)持續擴散,引起各界關注。對此,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表示,BA.2.86是Omicron的變異株,與近期變異不多的病毒株相比,BA.2.86變異地方很多,若變異多到免疫系統認不得,恐使經由感染、打疫苗
-
2023-08-21 17:48
新魔王取代Omicron? BA.2.86毒株突變破紀錄 恐以圓周率π命名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異株BA.2.86,目前已在英國、美國、以色列、丹麥等4國現蹤,BA.2.86的許多突變讓它與先前變異株相比,「結構截然不同」,同時也與現在疫苗鎖定預防的變異株不同,依希臘字母命名規則,有可能就是武肺病毒的新一代變異株「π(Pi)病毒」。
-
2023-08-13 16:31
新冠變異株威脅再起 專家籲輕症治療可防疫情擴散
全球通報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激增,主要受到新變異株EG.5影響,但其與XBB一樣都是Omicron的亞型,有傳染力提高但未加重症狀跡象,我國也已監測到至少超過30例,中研院院士吳仲義強調,公共衛生學界關注阻止疫情擴散,認為關鍵在於不要忽略輕症的治療。
-
2023-08-10 15:01
新冠EG.5現蹤51國 世衛列「需留意變異株」症狀像典型感冒
世界衛生組織(WHO)9日將快速傳播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該變異株目前在美國等51個國家流行,但似乎沒有增加重症或死亡的風險。世衞在一項風險評估中稱,雖然現有證據顯示,與其他變種相比,EG.
-
2023-07-26 13:41
公費新冠抗病毒藥物給藥 國民黨防疫應變小組籲放寬標準
國民黨防疫應變小組今日指出,上月衛福部公布「111年國人死因統計」,其中COVID-19由110年第19名升至第3名,死亡人數1萬4667人,年增率達1,536.9%,但台灣現行公費新冠抗病毒藥物須符合65歲以上或患有癌症、免疫不全、心血管慢性病等嚴格條件,才予以給藥,不僅危害民眾權益,也容易引起醫
-
2023-06-13 14:15
已和莫德納談新一代「XBB武肺疫苗」王必勝曝:最快9月有望來台
德國疫苗廠商BNT公司不斷推遲來台過程中,最大的疫苗競爭對手美國莫德納公司加緊布局,衛福部次長王必勝透露,日前已和莫德納台灣分公司洽談最新一代的武肺疫苗,應會以對應Omicron變異株亞型「XBB家族」為主,並要求莫德納公司讓我國和美、日接種時程能同步,最快今年9、10月有望來台。
-
2023-05-02 15:31
指揮中心解編疫情就升溫 羅一鈞:預估5、6月會逐步上升
中央流行疫情疫情指揮中心昨日解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就升溫!衛福部疾管署今日公布,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14例COVID-19本土病例,較前一週的98例上升,且機構住民陽性率也由0.4%上升至0.6%,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預計COVID-19 5到6月會呈現逐步上升。
-
2022-12-31 09:56
小兒發燒引發「熱性痙攣」 南投竹秀醫院:注意2大保命原則
第3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許多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出現的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南投縣竹山秀傳醫院最近臨床個案中,便發現有的孩子會突然雙眼上吊,甚至雙手雙腳出現抽搐情形;醫師說,這便是「熱性痙攣」的症狀,提醒家長記住2大原則,第1先側躺,避免嗆到,第2保持呼吸道暢通,只要適時獲得治療,一
-
2022-10-01 17:50
確診者7+7鬆綁? 黃高彬:可評估並考慮以篩代隔
台灣邊境將於10月13日解封,是否衝擊疫情,中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中國附醫感染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目前台灣確診者超過600萬加上黑數後超過千萬人,等於有半數國人有抗體,加上戴好口罩、疫苗施打,不用擔心疫情爆增,至於確診者7+7是否放寬,他認為Omicron病程約僅3天,可評估做鬆綁,考慮以篩
-
2022-09-22 16:38
染疫致更易感染其他疾病? 羅一鈞:Omicron對免疫系統影響降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表示,國外有不少人在確診康復後,卻接連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並引述文獻指出,染疫使免疫系統發生變化,可能面臨其他傳染病風險。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相關文獻收案並非感染Omicron病人,而Omicron對於免疫系統的影響會越來越低。
-
2022-09-02 16:21
南投推老人揪團接種疫苗送禮券 逾20人可定點接種
近期因學校開學及入境人數增加開放量,社區受Omicron亞型變異株威脅,國內確診病例數呈增加趨勢,南投縣衛生局為提高重症高危險族群65歲以上老人疫苗接種率,祭出「65歲以上長者揪團接種獎勵」促打新招,凡20歲以上民眾,揪團縣內5名65歲以上長者打疫苗,可獲得500元禮券,即每繳約1名長者打疫苗可獲得
-
2022-08-30 18:32
健康網》對抗BA.5次世代疫苗有用嗎? 醫:50歲是分水嶺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BA.5變異株來勢洶洶,次世代疫苗能對抗變異株嗎?醫師指出,抗體濃度具時效性,年齡越大,中和抗體越少,且50歲為胸線退化的分水嶺,次世代加強針並不能阻止胸線退化,也因此無法阻止T細胞減少,總體來看,變異株應該還會困擾長輩未來整整一年。
-
2022-08-17 21:01
健康網》男子染疫後併發心律不整 醫:9大「長新冠」症候群勿輕忽
32歲黃先生在今年5月中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SARS-CoV2),除了有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外,也併發胸悶、心悸、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幾近暈厥,由於症狀加劇,遂至心臟內科門診求診,經檢查發現併發嚴重心律不整,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發作持續時
-
2022-07-19 13:58
5月嬰染疫後2個月竟猝死 醫師懷疑MIS-C
本土Omicron疫情趨緩,這波疫情約2成確診者為20歲以下青少年和幼童,兒科醫師觀察到長新冠及MIS-C及問題陸續湧現,發現有1、2歲的寶寶染疫康復後出現情緒改變變得爆躁、愛哭鬧,甚至有5個月大的男嬰疑似MIS-C,在確診後2個月猝死。茂盛醫院兒科副院長簡佳裕指出,這名5個月大男嬰的2歲半哥哥,在
-
2022-07-17 05:30
個體化癒後調養 中醫緩解長新冠
王小姐兩週前確診新冠肺炎,在服用「清冠一號」後已經由陽轉陰康復,也順利重返職場,但是在人多擁擠的場合或是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總會咳個不停。而且王小姐確診前非常熱愛運動,但現在除了咳嗽外,也容易疲倦、沒什麼活力,就連爬個樓梯也覺得上氣不接下氣。
-
2022-07-12 19:37
BA.4、BA.5太猛!專家:康復28天重複感染
BA.4、BA.5及其他Omicron亞型變異株,可以「逃脫」疫苗及此前感染所帶來的免疫力,是全球近期感染率攀升的主要原因,「感染後3個月內不易重複感染」的「無敵星星」,恐已不復存在。專家進一步警告,BA.4、BA.5變種病毒還可以在康復後28天導致重複感染!
-
2022-07-08 12:50
Omicron對兒童殺傷力仍大! 台大醫院:2兒童染疫竟併發中風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在平原期,台大醫院指出,近期收治2名兒童染疫合併中風案例,幸好目前狀況穩定。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李旺祚說,有兩名兒童出現腦炎合併中風及疑似血管炎。1名8歲男童確診武肺後合併發燒、局部抽搐、肝腎功能異常,經磁振造影檢查為腦炎合併局部缺血,並有明顯血
-
2022-07-07 05:30
腎友防武肺重症 醫籲疫苗打好打滿
成大醫院腎臟科研究發現,我國洗腎患者前2劑疫苗多打AZ,並追蹤後腎友打疫苗後的免疫反應,結果顯示,打2劑AZ的患者大多能產生對抗原型株和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但鮮少能產生對抗當下流行Omicron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接種第3劑 6成具對抗Omicron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