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3-06-20 16:34

    健康網》耳石復位術時突「地震」? 醫:恐嚇到跌落床

    在暈眩門診俗稱「耳石症」之「良性陣發性姿態性暈眩症」最為常見,治療以耳石復位術為主。醫師會轉動患者頭部及身體,觀察患者眼球震動的方向及形態,判斷耳石走到半規管何處,再繼續改變患者姿勢,逐一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這時患者會突然感到一陣搖晃,有的會驚訝地問道:「剛才有地震嗎?」這是為什麼呢?

  • 2023-05-22 11:37

    健康網》耳石復位術可治暈眩? 醫:未必能1次成功

    在暈眩門診,俗稱「耳石症」之「良性陣發性姿態性暈眩症」最為常見,患者一轉頭或改變姿勢,就會突發一陣暈眩,時間雖短卻頻頻發作,治療以耳石復位術為主、口服止暈藥物為輔。進行復位術時,醫師會轉動患者頭部及身體觀察眼震,把耳石轉回橢圓囊內,根據常見4種疾病型態,不見得都能一次成功。

  • 2022-11-15 13:14

    突然天旋地轉! 周邊型、中樞型眩暈嚴重度差很大

    不少人有突然一陣眩暈」的經驗,覺得天旋地轉、四周景物好像都在移動,且一不小心可能會跌倒。醫師提醒,絕大多數是屬於輕微的「周邊型暈眩」,休息一下就好;較不常見的「中樞型眩暈」大部分是中風引起,可能與小腦或腦幹損傷有關。基隆長庚急診醫學科醫師廖少鋒說,絕大多數的眩暈發作屬於「周邊型眩暈」,通常是因一時的

  • 2022-10-12 05:30

    自行做耳石復位術 未確實歸位更暈眩

    1名20歲女性大約3個月前,某日夜裡摸黑上廁所,跌倒在地。隔日早上起床,眼前景物突然旋轉了一下;當晚睡前,一平躺,看到天花板在旋轉,持續了十幾秒,向右側臥時,再發作1次,只能保持向左側臥。自行上網搜尋資料,比對自己病症後,可能是「耳石症」,遂自行看視頻模仿復位術。躺下去時的眩暈減輕了,但只要一轉頭或

  • 2022-07-31 05:30

    位置性橢圓囊耳石症候群 起床就天搖地晃

    一名50歲女性,這5年來,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突然感到一陣天搖地晃,持續大約數秒鐘,眼前景物呈現雙影,每次都得扶著牆壁,不然會跌倒。上班後,雖然不會暈眩,但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感到身體搖晃一下,有時會連續發作好幾次。原以為是睡眠不足引起平衡幻覺,經過作息調整後,病症依舊。後來,她發現,若是趴在桌上睡

  • 2022-06-01 05:30

    耳石脫落釀暈眩 復位治療可改善

    52歲的楊女士(化名)清晨側身準備起床,不料當下卻感覺天旋地轉,還會噁心想吐,她不敢動閉上眼,痛苦躺著,約一分多鐘左右,暈眩感慢慢退去,這突然的暈眩讓她害怕,在家人的陪同下就醫,經診斷為耳石症。耳石症的醫學專有名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它是眩暈症的一種,但經過耳石復位後,暈眩的問題是可以治癒的

  • 2019-06-27 11:29

    突然暈眩想吐 原來是「耳石症」作怪

    暈眩不是病,但暈起來卻真要命!南投市南基醫院近1個月來,診療過多起民眾反映暈眩情形,年紀從20多歲至60多歲都有,有的甚至還會暈到想吐,院方經檢查後才發現均罹患「良性陣發型姿勢性暈眩症」,也就是俗稱的「耳石症」,還好症狀都不算嚴重,經治療後均已獲改善,醫師同時示範教導民眾簡單的「耳石復位術」,並強調

  • 2018-01-26 17:11

    醫病》頭暈恐罹「耳石症」 醫師教「耳石復位術」

    台中一名45歲的葉先生,近來經常暈眩覺得天旋地轉,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良性陣發型姿勢性暈眩症」,也就是俗稱的「耳石症」,神經內科醫師教導民眾簡單的「耳石復位術」,只要持續進行坐著和側躺等動作,將跑進內耳半規管中的耳石搖出,症狀就可解除,不過提醒若出現視覺模糊、口齒不清、手腳無力和頭頸疼痛等高危險暈

  • 2018-01-04 16:15

    醫病》長年莫名頭暈不敢懷孕 原來是「耳石症」作祟

    林姓少婦2年前開始莫名頭暈,因大多在短暫時間後就消除,她不以為意。今年,她打算懷孕生子,卻擔心懷孕期間會暈到受不了而昏倒,因此到醫院就診。院方經作檢查後,確認林小姐是因為「耳石症」,也就是內耳半規管有微粒掉落導致,經進行復位術後已不再頭暈,她開心笑說「終於可以放心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