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腸直腸癌篩檢
糞便潛血反應 每年定檢一次

2006/10/04 06:00

文/蔡金宏

大腸癌前期(零期、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九十五%,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免除大腸癌的威脅,而且現行腹腔鏡切除術,傷口小、復元快、疼痛少,千萬別諱疾忌醫。

七十歲的呂先生,因感冒至醫院就診,看到院內大廳有提供免費大腸癌篩檢,便做了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結果竟呈陽性反應。醫師建議更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檢查後赫然發現,左側大腸有一個三乘以三公分的瘜肉,醫師判斷為大腸癌前期。

經多方討論後,呂先生決定接受手術治療。醫師以腹腔鏡切除約十五公分的大腸,手術歷時三個多鐘頭,隔天就可下床活動,三天後排氣,一週後出院,目前術後狀況良好。

由衛生署公佈的衛生統計資料中顯示:歷年來台灣地區癌症發生率的前十大癌症,大腸直腸癌一直高居第三位。從八十四年至九十三年,全國死於大腸直腸癌的人數逐年攀升,九十三年全國死於大腸直腸癌的人數已達三千八百多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十七點二一%,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也就是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國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腸癌前期(零期、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九十五%,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免除大腸癌的威脅;衛生署有鑑於此,於九十四年開始大規模的實施大腸直腸癌篩檢,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

大腸癌的篩檢對象為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只要每年採集糞便做潛血反應檢查。若呈陽性反應就做大腸鏡檢查,去年就有許多民眾因此檢查出大腸癌前期,在切除部份大腸後,即痊癒。

目前腹腔鏡大腸切除手術已漸成主流。優點是,傷口小、復元快、疼痛少,大大降低病人手術後的疼痛和不適,同時也使患者快速復元和提早出院。

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是經由四或五個微小傷口,使用內視鏡影像系統進行手術,因此運用腹腔鏡做大腸切除手術是很好的選擇,但仍需有經驗的醫師的判斷和執行,切勿聽信來路不明的醫療資訊,還是到醫院,尋求醫師專業協助才是最好的辦法。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微創中心主任)

新聞小辭典

大腸直腸癌症狀:

●大便帶血,肛門出血(顏色可能為鮮紅或是暗褐色)。

●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或兩者皆有):可能有便秘及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解不乾淨的感覺,或大便形狀較以前細窄,如鉛筆般的情形。

●腹脹、脹痛及脹氣。

●大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裡急內重)。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貧血症狀,如頭暈、走路會喘。

●腹部腫塊。

●持續性疲勞。

(文/蔡金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