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肩關節置換術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2014/11/15 06:00

▲(照片提供/周禮智)

文/周禮智

根據世衛組織數據,目前全球約有3.5億名關節炎患者,相當每10名70歲以上銀髮族中,就有7人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預估到了2020年將攀升至5.9億名患者,屆時每5人中,將有1人是關節炎患者。

當許多罹患肩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的患者因疼痛且合併活動受限,藥物及復健治療都無法緩解時,可透過全肩關節置換術得到紓解,重新恢復肩關節運動能力。

目前健保給付置換關節材質為鈷鉻鉬合金,全肩關節置換術後的併發症很少,大約只有1.9%患者可能會出現肩關節感染的嚴重併發症。

◎什麼樣的人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欠佳。

●疼痛狀況已經嚴重影響睡眠。

●關節功能差,活動受限,一般平舉角度在90度以下者。

●術前常規檢查,包括心、肺、肝和腎重要臟器的檢查、X光片檢查、交叉配血、心電圖檢查、皮膚試驗等。

◎防範肩關節感染的方法

感染是接受任何手術都可能出現的風險。全肩關節置換術出現術後感染的最常見原因,是在牙科手術中,或皮膚、尿路、指甲上的感染,以致細菌進入血液所造成。

因此在接受肩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的前2年,醫師可能要求患者在接受外科或牙科手術前,須採取預防性抗生素。也就是患者必須諮詢外科醫師和牙醫,在治療前,是否需要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術後護理

監測血壓24-48小時,根據病情每2小時觀察記錄血壓、脈搏、呼吸的變化;有引流管的患者固定好傷口引流管,觀察引流性質和量並記錄,同時要保持引流管通暢。

密切觀察患肢的手指血液運行是否順暢、皮膚色澤、運動情況、感覺、溫度,有沒有肢體麻木、活動障礙和感覺減退等,並依據疼痛狀況,必要時,合理給予止痛劑。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