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寶貝待冷氣房 也會得「異位性皮膚炎」

2014/09/12 06:00

彰基二林分院小兒科醫師陳嘉珣表示,父母如果發現小兒有異位性皮膚炎,不要亂抹藥,亂泡澡,要趕快就醫。(記者劉曉欣攝)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

「小寶貝都待冷氣房,怎麼還會感染異位性皮膚炎?」家長帶著剛滿1歲的小寶貝來看病,不能理解整天都讓小孩吹冷氣,不讓心肝寶貝流汗,怎麼小孩還會得到異位性皮膚炎,抓癢抓到家長好心疼。

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小兒科醫師陳嘉珣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與遺傳及環境有關的慢性皮膚炎,不是小嬰兒就不會發病,也不是整天待冷氣房不流汗就保證不發病。

如果爸爸媽媽都有過敏體質,小孩過敏機率也會相對提高,就算是剛出生的小寶寶,也一樣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

陳嘉珣指出,小兒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在臉頰、手肘與腳膝蓋,症狀與大人發病差不多,都是奇癢無比,只是小兒無法用口語完整表達,但可以從小兒的動作發現不對勁,因為只要患部一癢,小兒就會用手去搓、去磨,尤其是患部的皮膚就如同「風乾柚子皮」,摸起來就是「粗粗的」,根本不見嬰兒該有的Q彈膚質。

可能是過敏性體質或環境造成

陳嘉珣指出,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發病原因有可能是過敏性體質,或是居家環境所造成,夏天居家溫度最好維持在攝氏26-28度之間,冬天洗澡也不要用太熱的水,避免抱絨毛娃娃,床單、枕巾最好半個月就要清洗一次。

陳嘉珣表示,很多家長誤以為小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應該在洗澡時「加強消毒」,這是非常不適當的,因為皮膚已經不能再接受刺激,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水洗澡,如果要泡澡也要用清水,不要讓皮膚再受更大的傷害。

由於小兒異位性皮膚炎也可能來自過敏體質,陳嘉珣建議減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如果小寶貝還在喝母乳,餵母奶的媽媽少吃帶殼海鮮與花生,通常都會有所改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