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紅眼睛」風險 「葡萄膜炎」作怪險失明

2014/07/17 06:00

蔡明霖獨創後囊保護器,提高白內障手術安全性。(記者何玉華攝)

記者何玉華、張安蕎/新北報導

蔡明霖醫師表示,葡萄膜炎初期會出現眼睛紅、痛的症狀,應盡速就診找出病因。(記者何玉華攝)

「眼睛紅」可別大意,若跟著也出現視力模糊、疼痛,得趕快就醫檢查。一名55歲的何姓男子因此診斷出葡萄膜炎,眼睛蓄膿、沾黏,誘發白內障合併青光眼,差點失明。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蔡明霖解釋,免疫性疾病患者是葡萄膜炎的高危險群,一般民眾若熬夜、作息不正常,免疫力下降時也會出現。

蔡明霖指出,「葡萄膜」是眼球內的血管組織,包括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三部分,因富含黑色素呈紫黑色,且眼球跟葡萄一般大小,因此稱之。全身性的疾病如感染、腫瘤都可能透過血液造成葡萄膜疾病,又以葡萄膜炎最常見。

蔡明霖說,門診中曾有女性因為陰部黴菌感染而轉移到葡萄膜的案例。這名55歲的何姓男子是因為僵直性脊椎炎引起。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中,約有20%易出現葡萄膜炎,乳癌則有10%的機率。

何先生就醫時表示,眼睛紅已經兩週,看東西不清楚,經檢查視力只剩0.05、眼珠變白,眼睛蓄膿、沾黏誘發白內障合併青光眼,且從男子的身形及自述,得知有僵直性脊椎炎病史。

蔡明霖診斷為葡萄膜炎,以新式微創白內障、青光眼合併手術,搭配自行研發的「後囊保護器」協助置換人工水晶體,術後視力進步到0.7,眼壓也恢復正常。

蔡明霖表示,水晶體晶核由透明的囊袋包裹住,進行白內障手術時,看不到後面的囊袋。「後囊保護器」可以在手術過程維持前房的深度,讓後囊與超音波乳化的能量維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更避免在吸出乳化的晶體時受到傷害,有效提高水晶體的安全性,縮短術後恢復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