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皮膚長丘疹 驚罹淋巴癌4期

2014/01/14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皮膚莫名長丘疹,竟是淋巴癌4期!一名70歲高齡企業家,因為皮膚多處出現丘疹就醫;原以為只是過敏,沒想到皮膚切片檢查結果顯示他罹患了「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並且已是第4期。

所幸使用白血球生長激素、搭配全新機轉的造血幹細胞驅動劑,收集到足夠的造血幹細胞、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後,在兩週後順利出院。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廷指出,幹細胞移植可分為「自體幹細胞移植」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利用的是患者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先收集患者的周邊造血幹細胞,然後重新輸回患者體內。

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有一些癌症的化療成效與其化療劑量成對比,也就是說,使用的化療劑量越高、治療效果越好。但當劑量加到某種程度,卻會使得身體器官受損害,其中最容易受影響的就是造血幹細胞,當化療劑量太高,很可能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這時候,如果患者已在化療前事先將自己的周邊造血幹細胞收集起來、就可以輸回去,也就是「自體幹細胞移植」。

重點是,自體幹細胞要成功的關鍵,至少每公斤體重要能有200萬顆造血幹細胞。若輸回去的造血幹細胞不夠,可能導致造血功能恢復緩慢、甚至無法恢復正常。

林建廷表示,要收集周邊造血幹細胞前,傳統會先打白血球生長激素5天,然後之後2天開始收集,每天4小時、共8小時。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收集到足夠的造血幹細胞,比較常見原因可能是因患者年紀比較大,或是過去化療太多次,甚至是使用過可能傷及骨髓幹細胞的藥物或是接受過放射治療等,以致無法收集到足夠的周邊造血幹細胞。

這時候可能就需要以造血幹細胞驅動劑併用,患者前3天先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第4天除了白血球生長激素外、再加上造血幹細胞驅動劑,第5天收集幹細胞。兩者併用下,可以大幅提高收集到的造血幹細胞。

過去因為這種第二線的造血幹細胞驅動劑非常昂貴,一般民眾幾乎用不起;所幸去年底開始健保已開始部分給付,對於需要的患者來說,經評估需使用新一代的造血幹細胞驅動劑時,不必先做化療,最多注射3劑,收集足量的造血幹細胞後,就可準備自體移植。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