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婆媽呼朋引伴 腸癌篩檢動力大增

2013/10/07 06:00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大腸直腸癌高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國民健康署提供50到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篩檢率卻一直只有3、4成,許多人錯失早期發現治療的良機。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程邵儀研究發現,已婚、年老、中南部、未就業、女性,是篩檢意願最高的族群。

台大醫師詹鼎正昨於消化系醫學會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民眾作大腸直腸癌篩檢的障礙相關研究。研究人員透過電話問卷,在去年9月中到10月初,隨機電話訪問全台22縣市50到69歲3001位民眾。結果發現,篩檢意願較高者為女性、年紀較大、沒有就業、教育程度較高,且中南部民眾的篩檢意願較北部高。

如果常受親朋好友、醫療人員或媒體提醒、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嚴重性、有症狀或憂心罹病者,也更願意去篩檢。此外,如果篩檢方便,甚至可一次作多種癌症篩檢、健康檢查,意願會更高。

詹鼎正說,癌症篩檢只占大醫院業務的一小部分,卻是社區小醫院的重要工作,小醫院主動走出醫院提醒民眾,結合村里長辦公室的據點,也讓取得篩檢工具、交回檢體更快速方便。

這3001位沒有拒絕電訪的民眾,本身對篩檢配合度大致較高,有6成在過去一年內曾作過篩檢,7成5未來願繼續篩檢。但其中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人,以及認為檢查流程麻煩的人,可能對自身較不在意,篩檢意願最低。

消化系醫學會資料指出,零到一期大腸直腸癌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第三期大腸直腸癌5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詹鼎正表示,我國公費篩檢所使用的糞便潛血檢查是較貴、準確度較高的免疫法,英國最近也開始全面升級為這種方法,民眾應把握機會,多多利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