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只能再活2個月… 腸癌末期不放棄 化療延命

2013/08/16 06:00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男子罹大腸癌卻誤以為長痔瘡,直到末期就醫才發現,但醫師表示,即使是末期腸癌,患者可抽血進行基因檢測,調整化療藥物劑量,只要不放棄,癌末病患仍有機會延長生命。

一名46歲的男性患者,一年來消化道持續出血,卻不以為意,只以為是胃潰瘍、痔瘡,直到日前腹部劇烈疼痛,經醫院診斷為胃潰瘍合併乙狀結腸癌,癌細胞也轉移至肝臟,短短3週內體重遽降10公斤,同時有黃疸、嚴重便秘、血便與食慾不佳的狀況,被宣告僅剩2個月生命,但男子依舊不放棄希望,積極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任、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王照元表示,末期腸癌主要以化療藥合併標靶藥物治療。不過,研究發現,國人大約有2%因「UGT1A1」基因變異,會影響代謝化療藥物的能力,造成化療時白血球下降、腹瀉等副作用更嚴重。

如果能在治療前先抽血做基因檢測,只要發現有基因變異,可減少化療藥物劑量,減少嚴重副作用的發生;若沒有基因變異,則可適度增加化療藥物劑量,提高治療的效果。目前已有部分醫學中心可做「UGT1A1」基因檢測。

新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周燕輝強調,除傳統化療,目前大腸癌已有標靶治療可輔助,即便已發生轉移也能有效控制,增加存活機會。不論原發或轉移性的癌,若能接受根除性的手術完全切除病灶,再使用輔助性的化療或是放射線治療,皆可讓5年存活率達到4至7成。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