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妊娠股骨缺血性壞死
少婦罹患 國內首例

2006/04/26 06:00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根據醫學報告,全球至今只有五十位孕婦產後得到「妊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且多數病例都在高齡逾三十五歲孕婦身上,不過,彰化縣最近卻有一名年僅二十七歲的年輕孕婦產後竟被診斷罹患此症,因國內迄今尚無孕婦得過該病醫學報告,此例極可能為國內首例。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醫師于振東表示,去年女病患懷孕期間就有腳痠、膝蓋疼痛現象,誤認懷孕腰痠背痛很正常而忽略未就醫,一直到產後坐月子期間疼痛加劇,右側鼠蹊部嚴重疼痛,痛到右腳無力舉起,走路時類似長、短腳拖地,從居家客廳到盥洗室要花上十分鐘時間。

女病患求助彰基,醫師診斷發現可能是極為罕見的妊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例,院方施予股骨頭中心減壓手術治療,改善舉步維艱疼痛。

于振東指出,骨頭缺血性壞死,通常是指骨組織因血液供應不足,產生骨細胞死亡異象,發生因素可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前者包括外傷造成的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和髖臼骨折;後者致病因子為服用類固醇、酒精中毒、潛水夫症、高空病、妊娠、白血病、血友病等。

依門診經驗,民眾罹患此病以服用類固醇和酗酒較常見,孕婦發生原因不明,國外醫學文獻報告顯示可能與懷孕後期母體血中可體松(即為類固醇)濃度上升,以及其他因子如雌激素與黃體素濃度改變有關。

他說,國外五十例孕婦病例中,日本二例、法國一例,其他則都在美國,國外分析發病原因與高齡產婦、懷孕期間體重增加超過十五公斤,使用口服或注射型排卵藥有關。

于振東強調,妊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疼痛,通常好發在妊娠後期,疼痛位置由鼠蹊部開始,有時會延伸到大腿或膝蓋內側,病變初期,扛重才會感覺疼痛,休息可以獲得緩解,如果連休息時都無法解除疼痛不適,就要馬上就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