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燒到40°C腦袋會壞掉? 醫揭小兒發燒7大迷思

2024/06/14 13:30

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表示,發燒是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最近病毒好多,不管是新冠、流感、一般感冒等,都會遇到發燒。對此,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整理出7大發燒迷思,表示發燒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另外,41°C以下的發燒不會對患者腦部,或其它器官造成直接傷害,而大家常說的「發燒會把腦子燒壞」,但事實上,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1.體溫高到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黃士倫指出,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C,介於37.5°C與38°C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它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2.人為什麼會發燒?

黃士倫說明,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C左右。人體因感染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發炎反應所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而使體溫上升。

黃士倫進一步說,有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等。

黃士倫指出,人體因感染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發炎反應所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3.小孩發燒時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黃士倫表示,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時,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C。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患者會覺得冷,而且可能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4.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好處?

黃士倫解釋,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所以在動物實驗中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人類發燒時,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5.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壞處?

黃士倫強調,發燒時需產生多餘的熱量,所以會增加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與心臟輸出量,這些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很有限,但患有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糖尿病與先天代謝異常的兒童,則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多餘的負擔。此外,有些兒童因為體質因素,在6個月至6歲間可能因為發燒而導致熱性痙攣。

6.發燒會不會把腦子燒壞?

黃士倫表示,41°C以下的發燒不會對患者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一般口語傳說發燒把小孩腦子燒壞的事例,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黃士倫表示,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開的退燒藥無效;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7.吃退燒藥無效就怪藥品?

黃士倫指出,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造成醫療的浪費。事實上,發燒是生病之後產生的現象之一,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當小孩發燒時應帶給醫師診察,以找出發燒的病因並加以治療。

黃士倫說,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其使用目的在帶給小病童短暫的舒適,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發燒是疾病過程變化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味的盲目退燒反會造成假象,而可能引起誤判。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開的退燒藥無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