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新冠疫苗第2劑 高風險隔2個月就能打

2025/06/06 05:30

新冠疫苗第2劑 高風險隔2個月就能打

▲從6月11日起,65歲以上長者等3類對象打第2劑新冠疫苗的時間縮短為至少間隔2個月;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邱芷柔/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預計6月底、7月初攀上高峰,疾管署昨公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等3類對象,接種第2劑新冠JN.1疫苗與前1劑間隔從至少6個月縮短為至少2個月,預估開打時65歲以上長者就有約76萬人符合條件。

65歲以上等3類對象 11日起適用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2劑新冠JN.1疫苗一般間隔6個月,但彈性範圍至少2個月,以因應疫情升溫、旅遊等特殊情況。

羅一鈞指出,近期民眾與長照機構陸續詢問,打完第1劑接近6個月但未滿6個月能不能打第2劑?若等6個月間隔已過疫情高峰能不能提早打?因此提案諮詢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縮短接種間隔。

羅一鈞補充,以XBB疫苗為例,65歲以上接種第1劑對新冠住院保護力,接種後59天內53%,60-119天降到38%,120-179天降到19%,180天以上不具住院保護力。所以間隔6個月打第2劑從嚴適用疫情低情境,間隔2個月從寬適用疫情升溫,相關決策都有依據。

出現咳嗽等症狀 應立即快篩就醫

國內醫師也提醒,全台約有1/5人口符合公費抗病毒藥物資格,不過部分地區實際開立比例不到7%。

除高齡者外,高風險族群還包括癌症病患、腎友、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及BMI超過25的過重者,建議一旦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等症狀,就應立即快篩並就醫,「要篩不要猜」及早啟動治療。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指出,免疫低下者難以自行清除病毒,還可能成為變種病毒溫床,及早確診就能把握確診後5日的黃金治療期。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也提醒,快篩陰性不代表沒感染,高風險者應在24至48小時內重複篩檢,必要時以PCR確認。

▲多個病友與醫療專業團體及新冠衛教大使藝人陳淑芳(左3)共同提醒,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務必盡快篩檢與就醫。(記者邱芷柔攝)

▲多個病友與醫療專業團體及新冠衛教大使藝人陳淑芳(左3)共同提醒,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務必盡快篩檢與就醫。(記者邱芷柔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