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抗癌公衛教授 分享肝苦

2013/04/03 06:00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伯檉現在每天隨身攜帶自製蔬果汁,這是他養生的「撇步」之一。(記者黃邦平攝)

記者黃邦平/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伯檉5年前發現罹患肝腫瘤,長約19公分、重達1.96公斤,人生如同墜入地獄;摘除後又發現擴散,歷經艱苦的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放射治療,終於擺脫病魔,如今他覺得身體越來越好,連肝硬化的範圍都變小了,逢人就宣導養生之道,提醒早發現、早治療,別諱疾忌醫。

韓伯檉表示,多年前曾經患有急性肝炎,也一直是B肝帶原者,其實身體早有徵兆,當時就怕每天擔心的事成真,身為公衛系教授,也是親身體驗才知道,原來許多人沒早點去檢驗不是因為忙,而是害怕。

早發現、早治療 別諱疾忌醫

當他胃脹氣、不舒服,就靠胃藥捱過去,等到都變瘦了,才被家人逼著就醫,竟然發現這麼大的腫瘤,嚇到快沒命,還好一連串的幸運,腫瘤只發現這1顆、切除後肝還有機會復原、原訂8小時手術只花了3小時、開刀房準備了1000CC血一滴都沒用上。

沒想到,還在慶幸手術順利,卻發現癌細胞已移轉到肺,又繼續25次化療、12次電腦刀(放射治療),過了1年折騰才穩定下來。

自製蔬果汁 宣導養生之道

現在韓伯檉成了養生專家,直說自己「撇步」很多,隨身攜帶自製蔬果汁,天天練氣功,到處分享心得,提醒患者要活在希望裡、要吃得健康也要吃得開心,要走出家門參與團體活動,也要有家人支持,每次告訴別人該怎麼活都讓他開心,自己也贏回健康。

衛生署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東晟說,一般肝腫瘤只有3到5公分,這樣的病例算很罕見,也很幸運,他建議B型肝炎或C型肝炎帶原者務必定期接受肝病篩檢,因為肝臟沒有神經、有病也不會感覺痛,多數肝癌是由B肝或C肝轉變而來,這兩種肝炎都有藥物可治,及早治好肝炎,罹癌風險也可大大降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