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言語失用症 分段發音訓練可改善

2013/01/28 06:00

文/黃齡萱、侯宗佑

「阿公在腦中風後,說話怎麼好像有口吃?每次要說話時,嘴巴都要張開、閉合好幾次才能說出來,好不容易說出來了,卻又說不清楚…。」中風後,若有類似症狀,但是理解和認知功能良好,就有可能是患有伴隨中風而來的「言語失用症」。

「說話」是複雜且需多方整合的過程,說話前,先由腦部傳出訊號,經特定的神經傳達到指定的肌肉,才能發出我們想要說的聲音。

言語失用症是在言語產生的過程中,發音動作的排序上出現錯誤,導致舌頭、嘴唇等,無法依據腦部指令發出正確的語音。個案與他人的溝通效率受到影響,也易因此感到挫折和低落,甚至越來越不想開口說話。

◎言語失用症常見的特徵:

●很積極地想說話,但怎樣都說不清楚。例如家人問:「阿公,最近好嗎?」阿公回答:「ㄅㄨㄚ」、「ㄆㄨ ㄘㄨ ㄚ」。(個案可能很認真且很努力的想回答「不錯」,但是怎麼說都說不清楚。)

●一句話有數種版本。例如家人問:「阿公,這是什麼東西(指著杯子詢問)?」阿公:「鞋子、椰子。」(個案很努力的嘗試要說出「杯子」,並且知道自己說錯了,會努力去修正錯誤,偏偏怎麼說都說不正確,每次錯誤也不一致。)

●講話速度變慢,語調變化少。如家人問:「阿公,最近過得怎樣?」阿公:「恩…ㄅ ㄨ…ㄘㄨ ㄛ…。」(可能會出現無聲的停頓,或說得比一般人慢。這是因為個案在做構音的搜尋,就像小朋友剛學習拼音時,每次念書或說話,都須重新將每個音慢慢組合,不像成人有熟練的構音技巧,能將構音變成一個自動化的動作歷程。)

●要說第一個字時,困難重重。例如家人問:「阿公,這是什麼?」阿公:「ㄉ…ㄉㄧㄢ」(個案對於說出第一個字感到吃力且困難,需藉由他人的協助下,才能順利說出目標詞彙或句子。)

◎健康小叮嚀:

若中風的家人,在溝通表達過程出現上述其中一種或合併有兩種以上的特徵,經醫師診斷為「言語失用症」,則建議先從「單音」、「詞彙」再進階到「語句」做分段發音動作訓練。家人也需耐心引導,增加個案的表達意願,改善「有口難言」的情況。

(作者皆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語言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