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內向媽咪放輕鬆
產後憂鬱不來煩

2006/03/28 06:00

文/柯俊銘

懷孕與生育是女人一生當中的大事,也是延續生命的基礎。但臨床發現,約有十%的新手媽媽會有產後憂鬱症的問題,患者常出現失神、健忘、哭泣、依賴、暴躁、易怒等症狀,嚴重時還會有自殺傾向。

回顧以往文獻,病因錯綜複雜,可能是體內荷爾蒙下降、角色衝突、教養負擔、缺乏支持系統等所致。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心身醫學」期刊的報告更表示,生性安靜、害羞或容易焦慮的女性,得到產後憂鬱症的風險遠較一般人還要高。

在該研究中,荷蘭提堡大學的學者針對二百七十七位懷孕待產的婦女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在評估個案本身的性格特質。另外,在參與者分娩後的三、六、十二個月時實施憂鬱症的篩檢,藉以瞭解不同時段的發生率有多少。

結果發現,在沒有憂鬱症病史的個案中,高度內向與神經質者有十五%在產後三個月時出現憂鬱症,而上述兩種特質分數偏低者,卻只有二點五%。十二個月後,彼此差異拉得更大,分別為廿五%與一點三%。進一步的統計指出,當孩子滿周歲時,前者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甚至高出後者將近七倍。

研究者認為,高度內向者平時吝於表達,情感較壓抑,且普遍排斥社交情境;而高度神經質者,行事敏感多疑、容易緊張、不安、遭遇挫折常會失控。而合併上述特質的婦女面對產後諸多的生活轉變,難免因個性的缺陷而導致身心調適困難,無形中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有鑑於此,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建議臨床醫師應針對孕婦實施標準化的人格測驗,從中找出有明顯內向、神經質特性者,提早給予個人與家屬衛生教育,且在產婦分娩後轉介,接受心理諮商輔導,學習如何緩解壓力,才能降低產後憂鬱症帶來的威脅。

(本文作者為高雄市公職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