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抗藥性快速增加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添難度

2012/12/09 06:00

文/洪宏緒

幽門螺旋桿菌是人類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全世界有近半數人口帶有此細菌,自1984年發現後,研究證實,與許多上消化道疾病有關,由於抗藥性的快速增加,治療具有相當挑戰性。

◎為何要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有助於癒合潰瘍,並可減少復發或再出血機率;也可能治癒約62%低惡性度的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以及可改善12%到15%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狀;對於胃癌高危險群,可以預防胃癌產生或復發。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為基礎的三合一療法,是目前第一線治療方式。

◎治療時間多長?

2007年統合分析顯示,超過7天的療程只會增加少許的根除率。三合一療法中,把療程從7天增加到10天,只增加4%根除率,增加到14天,只增加5%根除率。基本上7天的療程就已足夠,但仍需根據各地根除成功率,調整為10或14天。

◎為何治療會失敗?

影響治療成功率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幽門螺旋桿菌的抗藥性和病人的藥物順從性。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需多種藥物合併使用,病人的藥物順從性格外重要,在開始殺菌前,應讓病人了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

◎如何確定殺菌成功?

幽門螺旋桿菌殺菌追蹤須兼顧非侵入性及準確性,尿素呼吸試驗是最好的選擇,不具侵入性且有高準確性;糞便抗原試驗也是一個選擇,敏感性及專一性都超過95%。

臨床上較少使用「侵入性追蹤(像胃鏡)」,除非少數病例,像是胃潰瘍懷疑腫瘤需要追蹤。幽門螺旋桿菌是否根除,須在停藥4週後,再做試驗,再感染並不常見。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益處

●有活動性潰瘍或消化性潰瘍病史者,可使潰瘍痊癒,預防復發或再出血。

●低惡性度胃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淋巴瘤者的治療益處是痊癒。

●消化不良者治療後,可改善症狀。

●胃癌的高危險群可預防胃癌產生或復發。

(作者為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