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作怪 一跑步膝蓋就痛

2012/12/08 06:00

▲圖1、圖2。

圖.文/楊承瑞

日前曉萱(化名)婉拒不了同事熱情邀約,也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她心想:「好久沒運動了,剛好趁這個機會好好活動一下。」

比賽當天一大早6點鐘,她急忙趕到會場,顧不得暖身運動,伸展肢體就出發了。沒想到在通過2公里處時,她就覺得膝蓋外側有一陣陣熱熱、酸酸的感覺;跑到3公里時,她覺得膝蓋好痛,心想跑慢一點好了;到了4公里時,幾乎是走路的速度了,但怎麼膝蓋還這麼痛?

眼看這10公里是跑不完了,這時她才發現有很多人都出現這樣的問題。在防護站服務的物理治療師說:「這是馬拉松常見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什麼是髂脛束?為什麼會讓膝蓋這麼痛?

髂脛束是大腿外側特化的筋膜組織,它的功能是在運動中,穩定膝關節。當膝蓋從彎曲到伸直時,髂脛束會在大腿外側前後移動。正常情況不會產生疼痛,但當髂脛束過度緊繃,又長時間運動,就很容易會過度摩擦,產生疼痛、發炎。

◎前述曉萱的情況恰好是容易產生髂脛束摩擦症候的幾個原因:

●髂脛束過度緊繃(天氣太冷、沒有足夠的伸展)。

●大腿肌力不足(很久沒運動)。

●過度使用(運動量比平常大很多、已經產生疼痛還是勉強跑步)。

保持好狀況 運動前要暖身

◎針對上述幾個好發原因,有幾個預防的方法

●運動前適當的伸展髂脛束(如圖1);伸展時,合適的程度應是大腿外側應有緊繃感,而非疼痛感。並停留在肌肉緊繃的位置每次10到20秒、做滿5至10次才能讓肌肉放鬆。

●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建議至少在參加馬拉松運動前8至12週即開始練習,跑步的距離應循序漸進增加。例如報名10公里的比賽,練習時,至少要有3次有跑到10公里,可降低發生的機率。

●利用貼紮幫助維持良好的狀況:無論是在練習時期或是比賽前,皆可利用肌能系貼布放鬆緊繃的髂脛束與促進股四頭肌肌肉收縮(圖2),維持良好的狀況。

慢跑與馬拉松都是很好的運動,只要掌握好循序漸進的練習方式和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就可以享受跑步的樂趣唷!

(作者為台北市大安區永誠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