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棒球員正確操練 避免運動傷害

2012/12/02 06:00

文/陳俞志

棒球的跑步、打擊及投球,都是源自人類發展過程最自然的動作,當這些動作系統化與強力化之後,變成了單項運動。有運動就會有運動傷害,以少棒球員來說,由於骨骼肌肉系統還在成長,因此可能遇到的傷害類型也不同於成人,不過造成傷害的因素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過度使用」。

過度投變化球 久了會肘外翻

舉例來說,過度地投變化球會造成少棒球員的手肘內外生長板受力不均,導致成骨速度不一,除了肘部肌腱韌帶發炎之外,久而久之會肘外翻。

手肘關節活動異常,會影響到手腕與肩膀。以國外的研究來說,如果棒球選手在青少棒之前的階段就有手肘問題的話,到了青棒階段,肩膀受傷的機率會增加,並且會影響到後續的職棒生涯。所以少棒比賽要限制投手投球局數與球種,不是沒有原因。

棒球的跑壘也是另一個運動傷害的來源,由於是逆時針、小半徑、大幅度以及急轉彎的短跑,再加上過壘包瞬間踩壘,少棒球員的右腳踝與右膝會比左邊要容易受傷。如果再加上訓練的方式不當,例如過度重複過壘訓練的話,當然運動傷害也就隨之而來。

棒球訓練過程強調大量跑步以加強下盤力量,因此也有可能造成跑步的運動傷害。不同於專攻短跑或長跑,棒球訓練是短程衝刺與長距離慢跑兼備,因此運動傷害的型態也略有不同。不過同樣都要注意大腿、小腿的肌耐力,以及膝蓋與腳踝的承受力,以避免過度疲勞。

要避免少棒運動傷害,球隊教練扮演著關鍵角色,讓球員獲得正確的操練,將來才有可能無痛無傷地進大聯盟,為台灣爭光。(作者為衛生署旗山醫院骨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