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治大腸激躁症 少吃高脂肪適度減壓

2012/12/02 06:00

▲中醫看大腸激躁症。(照片提供/陳星諭)

文/陳星諭

▲痛瀉要方組成白朮、白芍、陳皮、防風,為治療大腸激躁症常用的藥物。(照片提供/陳星諭)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僅影響在情緒上容易有憂鬱、焦慮、愛鑽牛角尖、煩躁等情形,部分人也會影響到腸子的功能,因此可能反覆發生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的情形。

「腸子也會緊張嗎?」腸道在醫學上又有「第二腦」之稱,因為腸道內的神經分佈多,因此壓力所造成的緊張焦慮也會影響到中樞神經與腸道間的訊息傳遞異常,可能造成腸道神經過度敏感,腸道肌肉不正常地活躍,造成腸道蠕動加快,因此造成腹瀉,也可能造成腸道蠕動減慢,而造成便秘。

大腸激躁症屬於機能性的腸胃功能障礙,因此其診斷首先要排除其他器質上、構造上或生化異常所造成的排便異常,其各種抽血或內視鏡檢查均無特定異常。如伴隨有大便潛血反應、體重減輕、發燒、半夜因腹痛或腹瀉而醒來,則需要積極檢查其他疾病所造成的異常表現。

大腸激躁症可能的表現包括可因排便而消除的腹痛,大便頻率改變、大便形狀改變、排便伴隨有急迫感、排便困難或不淨感、腹脹等。

臨床上,約有15%到20%的人口受此疾病的影響,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3:1,較易緊張、多慮、壓力大、完美主義、個性敏感的民眾比較容易發生。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緊張焦慮會影響中醫的「肝」,進一步影響到腸胃道的消化功能,所謂「肝木剋脾土」,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多為稀糊便,解便後,腹痛可獲得緩解,每當有情緒緊張、生氣、抑鬱時,症狀加重。

有些患者平時較容易腹瀉、腹脹,食量較小、易疲累無力,常因吃生冷油膩之品而腹瀉加重,代表方為參苓白朮散、七味白朮散。

如果患者吃完冰涼飲料,或偏冷的食物如西瓜、冬瓜、大白菜、白蘿蔔等,出現肚子不舒服,表示腸胃道比較虛寒,代表方為附子理中湯、胃苓湯,平常也可以喝點薑湯,都會對症狀有幫助。臨床上,因為每位患者的表現都略有不同,有些以腹脹為主,有些以大便黏膩為主,因此在臨床處方上比較少「單一用藥」處理,而會併用不同的中藥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大腸激躁症患者平時建議要注意調整生活作息,適當的運動、休閒,以減少壓力,盡量少吃高脂肪、豆類、產氣食物及過多的纖維。

除了藥物之外,放鬆心情、適度減壓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為台北、林口、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