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榮引進精確儀器 降低癌患感染率

2012/11/15 06:00

▲李潤川醫師表示,「整合式血管透視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有助於介入性血管治療精確定位。(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癌症病患如果因腫瘤太大或是放療、化療治療效果不好時,會嚐試採用介入性血管治療,也就是利用「微球載體」吸附藥物或是放射釔90,經由動脈將「載藥微球」送入最靠近腫瘤細胞的血管內,以釋放藥物,或是運用放射線殺死腫瘤細胞。

由於「微球載體」所吸附的藥物或是放射釔90的濃度很高,需要更精準的儀器將「載藥微球」放到正確的位置,避免傷及正常細胞。

北榮引進血管攝影及電腦斷層整合儀器,不僅可精準定位,提高治療成功機會,病患亦不需因做兩種檢查而來回不同的檢查室,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北榮放射線部主治醫師李潤川表示,臨床上有一位乳癌病患,其乳癌腫瘤很大,且已經長到胸壁上,胸壁充滿了淋巴結,皮膚潰瘍,甚至流汁,傳統的放療及化療根本不知要怎麼下手,決定採用介入性血管治療,由於病灶的位置,動脈血管相當複雜,有的血管跟脊椎相連,若不小心將「載藥微球」送到脊椎血管,會造成病患下半身癱瘓的嚴重問題。

所以有精準的定位儀器,對於介入性血管治療相當重要,李潤川指出,北榮引進「整合式血管透視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其有相當高的解析度可以看到微小的血管,可避免載藥微球跑到不相干的血管內,再者,過去病患要做血管攝影及電腦斷層,需將病患推送來回在兩個檢查室之間,徒增感染風險,「整合式血管透視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將兩種檢查結合起來,在影像定位上相輔相成,不僅可以定位得更精準,病患待在同一個檢查室就可以完成兩種檢查,降低感染的風險。目前這個檢查若符合健保適應症,健保有給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