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中生迷電玩 染感冒竟耳中風 愛吃速食不愛運動 導致免疫力差

2012/08/22 06:00

▲陳長朋醫師為患者檢查耳朵;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黃姓少年聽神經受損罹患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陳長朋醫師(左)和黃母呼籲,若耳朵不適、聽力有問題,應立即就醫,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蔡淑媛攝)

14歲的黃姓國中生今年6月期末考前罹患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的重度耳聾,聽力剩下不到2成,得要聲音大到像噴射機發出的聲響時才能聽到。

▲患者接受聽力檢測;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懷疑他長期打電動、愛吃速食又不運動,以致血液循環、免疫力差,加上發病前2週感冒、考前壓力大,疑似病毒感染,造成耳中風。

黃生愛吃速食,不愛運動,身高173公分、體重84公斤,今年4月迷上線上遊戲,每逢週末假日就守在電腦前玩一整天,平日下課回家也要玩上1小時,經常失眠到凌晨1點至2點還睡不著,加上期末考壓力大,上課聽不到聲音又耳鳴。

黃生的媽媽說,原本家人不以為意,認為會自己好,黃生3天後幾乎聽不見,嚇得趕緊帶他就醫。

林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長朋說,黃生接受聽力檢測只剩10%到20%的聽力,正常人能聽到10至20幾分貝的聲音,他卻要超過90分貝才能聽到,已是重度耳聾,加上發病前兩週感冒,診斷是突發性耳聾。

黃生緊急住院進行口服和耳膜內注射類固醇、高壓氧三合一治療降低發炎,並促進耳內聽覺神經修復,7天後治癒,聽力也完全恢復。

突發性耳聾的確切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感染、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有關,造成聽神經受損。陳長朋說,耳中風一般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黃生才14歲就罹病,可能與他長期坐著打電動、愛吃速食又不運動有關,加上考前罹患感冒又壓力大而發病。

陳長朋說,耳中風每年發生率10萬分之5到20,以中市為例,每年約有200人罹病,其中1%是雙耳中風,夏末秋初和秋冬的感冒季節容易罹患,罹病7天內是黃金治療期,2週內進行三合一治療,治癒率逾5成,2週後效果較不理想,若察覺聽力有問題應立即就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