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胰臟癌初期沒症狀
發現時,多已末期

2006/02/27 06:00

文/錢政平

胰臟是體內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及消化器官,它位於肝和胃的後下方,十二指腸的左方,由中線向左側身體橫走,位於腰椎第一節的高度。

胰臟可以分泌胰液,經由胰管注入十二指腸,幫助食物消化。另一方面,胰臟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可以分泌胰島素、升糖激素來調節血糖,分泌胃泌素來調節胃液,分泌生長抑制素調節身體成長,以及微量激素來影響腸胃道的蠕動、水份及電解質的平衡。

正因為胰臟的功能複雜且多樣化,因此不同細胞所衍生的腫瘤,就會出現不同症狀,這也是胰臟腫瘤不易診斷的原因。

民國九十年初次診斷為胰臟癌者共計九百九十四人,當年死因為胰臟癌者共計九百九十二人,因此,一旦經診斷為胰臟癌,通常治療效果較差,存活的時間也不理想。

胰臟癌初期常沒有任何症狀,一旦有症狀,多已是末期階段,這就是為什麼胰臟癌死亡率會這麼高的原因。而一般的健檢針對胰臟所做的檢查大多利用超音波,而胰臟的後半部常會受到胃腸道的空氣所影響,不容易清楚檢查,因此以超音波檢查胰臟癌,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一般坊間所謂的胰臟癌指數CA199也是常用的檢查方法,但除了胰臟癌之外,還有肝癌、胃癌、大腸直腸癌,甚至許多非惡性的情況如急慢性胰臟炎、膽道炎、肝硬化等, C A 1 9 9 均會上升, 可見CA199特異性不佳。

此外,因CA199 是紅血球抗原的衍生物,有五%的正常人無法產生C A199,故C A199不適用於胰臟癌的篩檢,只可用於胰臟癌的輔助診斷,或用於監測患者治療效果與追蹤。

電腦斷層(CT)和正子攝影(P E T)因為輻射線的因素,並不適合用於每年的例行性健康檢查,但磁振造影(M R I)的影像,運用磁場的變化,可以對胰臟做非常徹底的檢查。而胰、膽管磁振攝影(MRCP)更是早已取代侵入性的內視鏡胰、膽管檢查。

除此之外,一些良性的胰臟變異,如慢性胰臟炎、胰臟假性水瘤、先天胰管變異,或是胰管內腫瘤,都必須靠磁振造影才能診斷。

(本文作者為台北心盛醫學影像中心影像專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