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學研究〉 BikDD基因導彈 精確殲滅乳癌、胰臟癌細胞

2012/06/07 06:00

▲洪明奇與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嶄新基因治療技術,目前將進入臨床實驗階段。(記者陳怡靜攝)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標靶治療再傳捷報!知名學者洪明奇領軍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基因治療機制,透過專一性導向系統,致死基因BikDD可準確進入癌細胞、一舉消滅胰臟癌與乳癌細胞,「就像精準的導彈,只打中目標,不傷健康細胞」,目前已在美進行臨床實驗,為癌症治療跨出一大步。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去年有超過41,000名患者病逝、平均每12分鐘48秒就有患者死亡。但治療癌症最困難的就是殺死癌症幹細胞(腫瘤起始細胞),因癌症幹細胞可抵抗化療與放射治療,即使癌細胞看似被殺光,但極少數的癌症幹細胞卻仍可導致癌症復發。

由中國醫藥大學分子醫學中心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洪明奇領軍的跨校研究團隊近年致力癌症標靶治療,透過專一性的導向系統,致死基因BikDD能有效消滅胰臟癌與乳癌細胞,就像用不同火車頭帶領列車正確到達目的地,「也好比在炸彈上安裝導航系統,能精準擊中目標,又不會炸到其他區域」。

洪明奇也以罹患胰臟癌的小鼠實驗為例,未治療的控制組在35天後全部死亡,進行一般癌症治療的對照組在50天後也全部死亡。但56天後,以C-VISA導向系統的致死基因BikDD進行治療的實驗組中,卻有6成小鼠仍存活,證實嶄新療法確實能抑制腫瘤生長。

該團隊研發的C-VISA-BikDD胰臟癌標靶治療將在美國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也已技轉給台灣東洋製藥公司;此外,透過另一個VISA-Claudin4導向系統的標靶治療則可針對乳癌細胞作用,目前在美也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

他也樂觀估計,肝癌、肺癌等癌症也可望有類似治療方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