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腸病毒增8例重症 創單週新高

2012/05/30 06:00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衛生署疾管局公佈上週新增8例腸病毒71型重症病例,再創今年單週重症病例數新高,其中兩名病童仍住院與病魔對抗中。疾管局呼籲,現已進入流行高峰期,各地疫情持續升溫,呼籲家長、老師提高警覺,以防範可能出現的腸病毒大流行。疾管局昨特別請來前立委鄭運鵬與他5歲的兒子代言腸病毒防治,並示範調配居家消毒用的500ppm稀釋含氯漂白水。鄭運鵬表示,感染腸病毒惡化至重症的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直到他親眼看到年幼兒子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從穩定的輕症、活力正常,到嘔吐、兩眼發直且失去意識,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後來轉院至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搶救,才脫離險境。

鄭運鵬說,兒子嘔吐、失去意識前,並無高燒不退或嗜睡的典型重症病徵,重症卻來得又急又快,幾乎沒有前兆,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得腸病毒,就算是輕症,也應陪著睡覺,以防病情變化時,可及時送醫搶救。

台大兒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腸病毒變化很快,當病童意識變差、抽筋、持續嘔吐、呼吸困難,都應緊急就醫。洗手可阻斷病毒傳染途徑,但必須用流動的清水,酒精、乾洗手產品無法殺死腸病毒。

疾管局昨天公佈的新增8例重症集中於南北地區,4例住在北部、3例在南部、1例在中部,年紀最小只有1歲7個月,最大的是11歲,經及時送大醫院治療後,其中6人已康復出院, 2人仍住院治療中。

根據疫情監測資料,截至5月28日止,已累計53例重症個案,其中52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感染病童大多是先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後,接著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

疾管局表示,當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此外,腸病毒病童一旦出現重症,就必須緊急搶送大醫院治療,不得拖延,因為重症病程發展快速,黃金治療時間只有數小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