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冰敷熱敷分不清 記口「先冰後熱」

2012/05/05 06:00

▲「冰敷包」DIY(照片提供/ 李依霜)

文/李依霜

▲「冰敷包」使用方法(照片提供/ 李依霜)

生活上有時會腳扭傷,或者肌肉拉傷,那到底是冰敷好?還是熱敷好?大家都知道急性發炎需要冰敷,但還是有疑惑:「到底怎樣分辨急性受傷?或慢性受傷?」

◎熱敷或冰敷的使用時機(口訣:先冰後熱)

受傷部位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就使用冰敷;當受傷部位不再感覺到熱熱或紅紅時,就可以熱敷了。

一般來說,冰敷適用於運動時扭傷、牙痛、流鼻血;熱敷適用於慢性肌肉痠痛:例如下背痛、肩頸痠痛等。

◎冰敷與熱敷的效應

●冰敷的效應,讓部位溫度降低,減少局部血液循環,降低代謝速度。

●熱敷的效應,讓部位溫度升高,增加血液循環,使受傷部位代謝速度增加。

◎冰敷與熱敷使用須知

●冰敷與熱敷的時間大約是10到15分鐘為宜。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身體脂肪較少的部位,像是腳踝、膝蓋、手肘,敷的時間需縮短,並且需不定時翻開、檢視,避免凍傷或燙傷。

●小心使用:有開放性傷口者、出血、周邊血管疾病、對感覺反應遲鈍者(中風、糖尿病的患者)都應該避免自行使用熱敷或冰敷。

◎「冰敷包」DIY

●簡易冰袋的製作:在塑膠袋加入水,然後將袋口封緊,放入冷凍庫。(圖1)

●結冰後,用毛巾包裹,置於欲冰敷處。冰敷時,皮膚的感覺會有四個階段:冷、疼痛、灼熱、麻木,當皮膚有麻木感覺時,就可以移開冰敷袋。(圖2)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物理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