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道遲緩不全症 吃了全吐出

2012/04/13 06:00

▲尹文耀醫師(後方站立者)協助阿嬤解決食道遲緩不全症,讓她終於可以安心享受美食。(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

嘉義一名70多歲的李姓阿嬤2年來肚子餓卻吃不下,和家人吃飯時會將食物吐出來,相當痛苦。醫師表示,患者得了容易被誤認為是胃潰瘍的「食道遲緩不全症」,最後是以手術方式解決食道管腔狹窄的問題,讓她能正常進食,體重回升。

李姓阿嬤長期無法正常進食,想吃卻吃不下,容易吐出來。兒子說,一家人吃飯時,母親總是吞兩口就離開,就怕吃到吐出來,掃了大家的興致。阿嬤說,吃飯吐到怕,只好泡牛奶喝,2年來體重少10公斤。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表示,替阿嬤診斷後發現,食道下半段擴張不全,主要是食道下端的括約肌發達而失去彈性,讓食物無法進入胃中,造成吞嚥困難,累積在食道中的食物會在吃飯以及睡覺中無意識吐出來。這種問題好發在30到50歲間,像阿嬤72歲高齡的病患較少見。

尹文耀先以內視鏡微創手術進行食道下端括約肌切開術,切開肥厚的肌肉層,讓食道下層黏膜向外擴張,解除食道狹窄的問題,然後再進行胃底部摺疊手術來避免胃酸逆流傷害食道黏膜。阿嬤術後5天可喝下300c.c的水,一週後傷口癒合,可正常進食,一個月後恢復進食功能,總算能在家裡正常用餐。

尹文耀說,食道遲緩不全容易被當成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一般胃病處理,有的病人還被認為是精神狀態有問題。

患者除有吃了會吐及體重逐漸下降,還會食道鼓漲、胸前會痛,吐出來的東西沒有胃酸,和胃食道逆流正好相反。

他建議,有類似症狀但用藥沒起色,同時也找不到食道與胃其他疾病如食道潰瘍、胃發炎、胃潰瘍等,就應和醫師說明情況且再度評估,以免延誤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