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肝加油站〉C肝治療 不等於化學治療

2012/03/26 06:00

文/許金川

Q:奶奶今年60歲了,生小孩時,因為大出血,所以有輸血,可能因此被感染了C型肝炎,定期追蹤大概有5年時間了,最近再追蹤時,醫師建議奶奶要接受C型肝炎治療,可是聽說C型肝炎治療就是化學治療,會讓人十分難受,請問這是真的嗎?治療的成功率高嗎?

A:在以前感染了C型肝炎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因此,有不少病友慢慢由慢性C型肝炎進入肝硬化,再由肝硬化變成肝癌。

近年來,C型肝炎有了藥物可以治療,將病毒清除,以減少日後發生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因此,如果醫師評估可以治療,最好與醫師配合。

目前以干擾素加上口服的抗病毒藥物Ribavirin(雷巴威林)合併治療。由於干擾素會抑制骨髓造血系統的運作,所以治療期間會使得白血球與血小板降低,此外,也可能會出現發燒、疲倦、食慾不振、輕微掉髮、精神焦躁、失眠的情況,至於Ribavirin會有貧血與導致畸胎的副作用。

因為這些副作用讓許多人對C肝治療聞之卻步,甚至誤以為干擾素加上Ribavirin合併治療就是所謂的化學治療。臨床上,病患治療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上述一些副作用,導致體力與精神都變差,但即使如此,干擾素加上Ribavirin合併治療與化學治療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為一談。

對於治療時,伴隨而來的副作用,醫師都會密切觀察,包括患者不適的症狀及血球下降程度,必要時,會減低藥量,甚至暫停用藥,故還是有其彈性可做調整。

至於C型肝炎治療的成功率與患者本身的C肝病毒基因型有密切關係。

據統計,基因型第一型者治療成功率約6成,第二基因型者成功率可高達8至9成,但無法在治療前,就預測治療是否會成功,還是要依每位患者治療時的反應而定。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最新57期會刊內容包含「B肝口服新藥聰明用」、「何謂肝臟實質病變」、「皮膚癢,肝不好?」等。肝基會新書—許金川教授著作的「遠離肝苦很簡單」已出版,請洽肝基會或各大書店購買。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