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臟復健喘吁吁? 規律運動好安全

2012/02/16 06:00

文/許文彥

許多病人在心肌梗塞後,感受到體力明顯退步、容易氣喘吁吁,想要運動卻不曉得該怎麼安全且有效地運動,體力每下愈況,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因此,「心臟復健」在近年來愈受重視。

對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以規律運動為基礎的心臟復健,可以下降20%的未來死亡率,其中心臟病死亡率下降26%,也可能減少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

此外,心臟復健也可以改善血壓、血脂肪、血糖,增進工作及運動表現,改善焦慮及憂鬱。

心臟復健的對象是心肌梗塞後、接受心導管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心臟移植的病人。

先安排「心肺運動測試」評估體能狀況、危險分層,並據該測試開立運動處方。之後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幫助病人安全且有效地運動,且全程監視血壓、心跳、心電圖,確保運動安全。

沒有時間至醫院運動的病人也可自行在家運動。目前國際對運動的建議是:一週4到7天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天20到60分鐘,可選擇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其中「中等強度」大約是「有點喘,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的程度。體能衰退明顯或年紀較長的病人,若無法連續運動30分鐘,可以分期付款,分成每次10分鐘,3次完成,一樣享有運動的好處!

另外要強調運動前後不可以省略暖身及緩和運動,並做5分鐘以上,運動中,若有不適亦不可勉強,以免誘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而抱憾終身。

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但最近容易喘、心悸、容易疲累、走路走快些或輕微運動就感到胸悶或胸痛的患者,建議先至心臟內科評估治療,再轉介至復健科做心肺功能測試與心臟復健。(作者為萬芳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