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道弛緩不全 食不下嚥

2011/06/28 06:00

記者林宜樟/大林報導

許多人食不下嚥,講話時還會讓人掩鼻,甚至在睡夢中喘到醒過來,還發現有嘔吐穢物的狀況。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說,有可能是食道持續在痙攣狀態的「食道弛緩不全症」,可用腹腔鏡手術來改善,由於傷口小、復原速度快,不用太擔心。

尹文耀表示,近年來在診間碰到類似案例多是40歲左右女性,因為長時間吃不好、睡不好而就診。而且因為吃東西進不到胃容易形成口臭,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甚至有病人因心情沮喪有輕生念頭。

尹文耀說,食道在胃前有括約肌,因無法放鬆、持續緊繃而缺乏推力,吃固體食物還能有推開重量可以吞嚥下肚,但流質物體卻難進入。病人睡眠時,也可能因吞下的食物沒有嚥下去,反而讓食道膨脹,睡醒時發現,嘴巴和鼻孔殘留著兩三天前吃下的食物。年紀大、反應遲緩的病人,更可能因為將這些異物逆流吸入肺部,造成生命危險。

尹文耀建議,病患可以利用腹腔鏡,將食道與胃之間的平滑肌切開來釋放壓力,並加做胃摺疊手術來預防逆流。因食道非常薄,手術中最好會同腸胃內科醫師合作,利用內視鏡掌握並確保食道的安全。

尹文耀提醒,來到診間的病人,通常已經輾轉就醫1到2年,平均瘦了5到10公斤,手術後可以恢復7到8成的吞嚥功能,但還是需注意飲食內容與習慣、定期就診追蹤,才能維持生活的品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