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氣囊輔助小腸鏡 腫瘤無所遁形

2011/02/15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藝人羅時豐年前因為嚴重腹痛、經檢查發現是小腸腫塊作祟,目前用藥治療。醫師指出,其實小腸腫瘤診斷並不容易,先前有一名67歲的游姓男子,在兩家醫院做了4次腹部超音波、3次胃鏡、2次大腸鏡,還有一次電腦斷層掃描,都沒有找出腹痛原因。最後做完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才發現,原來他罹患了小腸淋巴癌。

馬偕醫院腸胃肝膽內科主治醫師章振旺指出,該名患者大約從一年多前就開始出現腹痛不適,到馬偕前已經在兩家醫院就診過。患者就醫時按壓其腹部檢查發現有腹脹的情況,但腸蠕動正常、沒有特別壓痛點,經腹部X光檢查顯示可能有腸阻塞。

但進一步的超音波、斷層掃描都沒有發現明顯病灶,直到最後使用氣囊輔助小腸鏡,才找到患者在胃幽門以下220公分的地方有不正常的增厚,確認為淋巴癌後手術切除。

章振旺指出,常見的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包括胃鏡以及大腸鏡,胃鏡由口腔進入、最深只到十二指腸;大腸鏡從肛門進入,最深到大腸與小腸連接處,也因此,早年不論是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中間都有一大段小腸無法經由內視鏡進行檢查。

近年雖然有大小如同魚肝油膠囊般的膠囊內視鏡,可以讓患者吞下、以每秒拍攝2張照片的方式檢查;但對疑似病灶,並不能當下進行切片。

至於該名游姓患者所接受的氣囊輔助小腸鏡,則是以內視鏡配合可充氣、放氣的外套管,內視鏡看完一段小腸後、就把外套管充氣,然後像是捲起袖子一樣,把小腸摺疊起來,鏡頭又可以看到更深一段的小腸,如此循序看完整段小腸。

一名多次因為大量血便就醫的70歲婦女日前也是藉此找到藏在小腸遠端的腸胃道基質瘤。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張經緯指出,許多小腸疾病因為症狀不明顯不易察覺,呼籲若持續有腹痛、出血、嘔吐、貧血等症狀,切記要就醫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