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 減少手術風險

2011/01/03 06:00

文/郭國平

62歲的李老太太因骨質疏鬆導致脊椎骨折及神經壓迫,又因長期脊椎壓迫性骨折,造成駝背與長期背痛。

幾年前醫師建議她可以做椎體成形術,但潛在危險性是注射骨水泥時,有可能產生外漏,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家屬因此卻步。現在則有「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提供另一選擇,減少手術風險。

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在病患背後的皮膚上,做兩個穿刺的針孔,手術過程幾乎不流血。實際的手術方式是在病人接受麻醉下,將兩支注射針經由X光透視導引,放到脊椎骨折的部位,再將俗稱骨水泥的合成硬化劑注入骨折處,讓骨折處瞬間達到癒合。它的作用就有如快乾膠一樣,能夠讓斷裂的脊椎骨得到立即的穩定,患者在手術後的第二天,就能感覺到疼痛明顯減輕,甚至能自行下床活動。

但椎體成形術無法將原來塌陷的脊椎骨折復位,最大的潛在危險性,就是在注射骨水泥時,產生外漏而壓迫脊髓神經,雖然臨床統計,發生機率小於6%,但是嚴重的骨水泥外漏卻可能引起下半身癱瘓。

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的作法是在灌注骨水泥之前,先置入一個可以擴張的球囊,將塌陷的脊椎骨復位,並形成一個可以安全灌注骨水泥的空腔,手術的效果跟椎體成形術一樣好,卻幾乎可以避免因為骨水泥外漏,壓迫脊髓神經,導致癱瘓的嚴重併發症。

此種新的手術方式可將前述骨水泥滲漏機率降至千分之3,手術時間平均約一小時,病患須接受局部或全身麻醉,主要治療骨質疏鬆所導致的症狀,並達到穩定椎體效果。

(作者為新店耕莘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