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山症沒改善 忌逞強再登高

2010/12/09 06:00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一名40多歲不乏登高山經驗的男子,日前登高到3千多公尺山岳,夜間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他與夥伴警覺不對,隨即求助,由救難直升機送下山治療後,所幸並無大礙。

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詹宗諭強調,體力再好,經驗再豐富的人也可能有高山症,這次登高山沒有高山症,不代表下次不會發生;曾經有過高山症者也不代表下次可免除,病症發生與體質、上升速度太快等有關。

曾有統計數據顯示,登玉山的人中,約1/3有高山症的症狀;登合歡山者中,約有1/2有頭痛症狀。

詹宗諭表示,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空氣較稀薄,不足以應付身體新陳代謝所需時,就會產生高山症,約7成登高山者6至24小時會出現「急性高山病」,症狀包括頭痛、腸胃不適、倦怠、頭暈等,只要其中有一種症狀即屬之,通常適度休息可改善,但若無改善,就不宜再登高。若改善後,登山情況又不理想,就不要再往上攀爬,以免演變成危險情況。

高山症可怕的是高山肺水腫或高山腦水腫,兩者合起來的發生率不到1%,卻可能致命。

高山肺水腫通常在登山2至4天內發生,常以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來表現,發生前,不一定會出現頭痛等急性高山症,若及時就醫多不會致死;高山腦水腫常發生於登山1至3天,會有意識不清、步伐不穩等症狀,發生前,會先出現頭痛等「急性高山病」的症狀,病程進展快速,死亡可率13%。

詹宗諭指出,是否出現高山症?當事人自己就能判斷,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降低高度、快速下山,獲得充足氧氣、休息、補充水份;預防方式包括:登高最好不超過一千公尺,避免抽菸、喝酒,多喝水等,一旦狀況不好就不要再往上,快下山;有些藥物可減輕高山症,但只是輔助,不一定有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