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適當睡眠、大量運動 糖尿病患保命良方

2005/11/23 06:00

文/葉道弘

第二型糖尿病已是開發中國家,愈來愈令人擔心的公共衛生問題,醫學研究人員預期到二○三○年,全球第二型糖尿病的人數,將多達三億六千六百萬人,約比二○○○年多出一倍以上。

根據統計,四分之三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死於心血管疾病,以前的研究顯示,休閒時,體能活動量大,可降低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危險。為了進一步瞭解運動對第二型糖尿病的益處,荷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院做了大規模的研究調查。

研究小組追蹤兩千七百多名病患,這些病患的年齡介於二十五歲到七十九歲,在追蹤將近二十年,其中一千四百二十三人死亡,而九百人有心血管疾病。研究結果顯示,體能活動量中等或量大的研究對象,死於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原因,低於活動量少的患者;體能活動多的人,包括工作時必須做某些運動,例如站立、走動或抬東西等,每天上下班步行或騎自行車通勤者,做一些輕鬆或繁重的園藝、跑步、游泳或休閒時,至少運動三小時者。研究顯示,體能活動量大的成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會降低,其原因在於血壓降低,「好」的膽固醇含量升高、體重減輕,對糖尿病患而言,這些現象使他們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及對血糖的控制。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每晚睡不到五小時或超過九小時,都會提高糖尿病和葡萄糖耐受性受損的危險。

主持研究的葛立柏博士,針對一千四百八十名五十三歲到九十三歲的人,進行問卷調查,詢問他們的睡眠模式,並進行空腹血糖值和葡萄糖耐受性檢驗。其中二十點九%的研究對象有糖尿病,二十八點二%的人有葡萄糖耐受性受損,二十七點一%的研究對象,每晚睡不到六小時,而其中有八點四%的人,睡不到五小時,而有八點六%的人,每天晚睡覺超過九小時以上。

以每晚睡覺七、八小時為標準並與之相比,睡不到五小時者得糖尿病的危險為二點五倍,睡六小時者是一點六六倍,睡九小時以上是一點七九倍。對於葡萄糖耐受性受損的危險性提高的比例,依序是一點三三倍、一點五八倍、一點八八倍 。

葛立柏說,睡眠不足與葡萄糖調節能力受損之間有很大的關連,每晚睡九小時以上的人,可能是因為某些未診斷出的原因而睡那麼多,而此原因也可能使他們得糖尿病的危險提高。因此,糖尿病患或葡萄糖耐受性受損患者,應嘗試適當睡眠量的非藥物治療。

(本文作者為婦產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